本標準規定了在磁粉檢測的一般概念,磁粉檢測設備、器材和材料,磁粉檢測方法中使用的術語。本標準適用于磁粉檢測。
磁粉檢測的一般概念
2、1磁場 在磁化的試件或通電導體內部和周圍有磁力線存在的空間
2、2漏磁場 在試件的缺陷處或磁路的截面變化處,磁力線離開或進入表面所形成的磁場
2、3表面磁場 被檢試件表面的磁場
2、4剩磁 移去外加磁場,仍保留在試件中的磁性
2、5周向磁場 電流從導體或試件從一端流向另一端時,在導體或試件內部及周圍產生的環形磁場
2、6 縱向磁場 磁力線與試件縱軸平行,并通過試件的磁場
2、7 旋轉磁場 大小或方向隨時間成圓形、橢圓形或螺旋形變化的磁場
2、8合成磁場 在試件上同時導入縱向磁場所形成的磁場
2、9 磁極 磁鐵的兩端,即外部磁場的表面位置
2、10 雙極磁場 試件內部具有兩個極的縱向磁場
2、11 磁距 表征物質作為磁場源的矢量。閉合電流和分子的有序定向磁距形成宏觀磁距
2、12 磁疇 鐵磁材料中原子磁距或分子磁距平行排列的區域
2、13 磁路 主要由磁性材料組成,包括氣隙在內的磁通通過的回路
2、14磁化力
2、15 磁化 鐵磁材料內分子磁距呈有序排列的磁性現象
2、16 磁飽和 無論如何提高外加磁場的強度,試件內部的磁通無明顯的增加,此時的磁化狀態為磁飽和
2、17 鐵磁性 能被磁場磁化或被磁場強烈吸引的材料,稱為鐵磁材料
2、18磁導率 磁感應強度(B)與產生磁感應的外加磁場強度(H)之比
2、19有效磁導率 由磁導率和退磁因子N/4所決定的一個因數(N為比例常數)
2、20 磁力線 將磁粉撒在*磁鐵覆蓋物(一般用紙)上,形成的線條稱為磁力線
2、20 磁通 磁路中磁力線的總數
2、22 磁通密度 法向單位面積內的磁通
2、23 磁通穿透深度 磁通在試件中所達到的深度
2、24 磁場強度(H)磁場在給定點的強度
2、25 磁場分布 在磁場中,磁強的分布
2、26 奧斯特 C.G.S制中的磁場強度單位,目前已由SI單位安培/米取代
2、27高斯 C.G.S制中磁通密度單位,其值等于每平方厘米通過一根磁力線
2、28磁阻 表示試件難易磁化的數值
2、29磁滯 磁通落在磁場后面的滯后現象
2、30居里溫度 在此溫度以上,鐵磁性材料不能再被外加磁場所磁化,并將失去原有的磁性
2、31嬌頑點 使磁性材料恢復到原來未磁化狀態所需要的反向磁化力
2、32
2、33 峰值電流 激勵時所得到的直流電流或周期電流的zui大瞬時值
2、34 集膚效應 交流電流長生的磁化主要集中在鐵磁材料近表面的一種現象
2、35 電弧 電流通過間隙時產生的高溫放電發光
2、36燒傷 因接角處阻抗抗大,或發生電弧,或接角時間過長引起試樣局部過熱
2、37 本底 在試件表面上顯現可觀察的一般外觀表示 同義詞:背景
2、38 黑光 波長在32-40um的紫外輻照
3、13安培表分流器 能承受大電流的,與安培表并聯的低阻值精細電阻器
3、14 斷電相位控制器 用交流電剩磁探傷時,控制交流電斷電相位的位置
3、15 退磁裝置 退去試件中剩磁的裝置
3、16 載液 在磁粉探傷時,由于懸浮磁粉的一種液體 同義詞:媒質
3、17 磁懸液 磁粉或磁膏懸浮在載液形成的一種液體
3、18 磁懸液濃度 磁懸液中磁粉重量與載液容量的比值(g/l)
3、19濃縮物 即濃縮的磁懸液,探傷時將其適當稀釋 濃縮液
3、20 調節劑 加到水基磁懸液中,使其具有適當潤濕性,分散性或防腐性的物質
3、21 磁粉噴槍 利用壓縮空氣使磁粉分布于試件表面的裝置
3、22 聚合物技術 利用聚合物作為磁粉懸浮液的檢驗技術
3、23對比度 試件與磁粉顯示之間顏色的反襯或色差
3、24 反差劑 為獲得適合的本地,提高對比度而在表面施加的涂層或薄膜
3、25 試塊 具有已知人為或自然缺陷的,用于評價探傷效果的試樣
3、26磁強計 測量磁通密度的一種儀器
3、27磁場指示器 用于測定從試件發出漏磁場相對強度的儀器
3、28 鉗式安培計 測量環形導體電路中電流強度的儀器
3、29 檢驗介質 用以確定磁化的檢測表面上有無不連續性的磁粉或磁懸液
磁粉探傷方法
4、1 磁粉檢測 利用漏磁和合適的檢驗介質發現試件表面和近表面的不連續的無損檢測方
4、2 干粉法 采用干磁粉檢驗的方法
4、3 濕粉法 采用磁懸液檢驗的方法
4、4 連續法 在外加磁場的同時,將檢驗介質施加到試件上進行探傷的方法
4、5 剩磁法 將試件磁化,待切斷電流或移去外加磁場后,再進行探傷的方法
4、6 感應電流法 使交變磁場通過試件中心,產生感應電流進行的磁化方法
4、7 中心導體法 用一根通電的棒、管或電纜從試件的內孔或開口中心穿過進行磁化的方法 同義詞:穿棒法
4、8 電流磁化法 利用接觸板和觸頭使電流通過試件進行磁化的方法
4、9 周向磁化法 利用周向磁場進行磁化的方法
4、10 縱向磁化法 利用縱向磁場進行磁化的方法
4、11 組合磁化法 利用合成磁場進行磁化的方法
4、12 局部磁化法 使鐵磁性材料或試件的一部分達到磁化的方法
4、13 瞬時磁化法 用持續時間非常短的電流進行磁化的方法
4、14 旋轉磁場法 利用旋轉磁場進行磁化的方法
4、15 線圈法 利用通電的線圈環繞試件的局部或全部的磁化方法
4、16 磁軛磁化法 借助磁軛將縱向磁場導入試件中的一部分的磁化方法
4、17 電纜接近法 利用絕緣的載流電纜接近試件的表面進行磁化的方法
4、18 間接磁化法 電流不通過試樣,而通過導體使試件感應磁化的方法
4、19 多向磁化法 給試件按順序、快速施加兩個或多個方向的磁場磁化的方法
4、20 退磁 將試件中剩磁減小到規定數值以下的過程
4、21 退磁因子 退磁因子是試件長度與直徑之比的函數
4、22 磁痕 缺陷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漏磁而形成磁粉的積聚
4、23 磁寫 局部無規則磁化產生的虛假磁痕
4、24 毛狀痕跡 試件過分的磁化引起的毛狀磁粉堆積
4、25 偽指示 磁粉檢驗中非磁性方法產生的一種指示
4、26 凝聚 磁粉在磁懸液中的結塊
4、27 靈敏度 磁粉檢驗中顯示試件表面或近表面zui小缺陷的能力
上一篇:恒溫恒濕箱檢查及維護保養
下一篇:直通籃式過濾器概述與工作要點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m.lfljgfsj.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