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對于現代社會來說是可謂是安全了,而想要監管它,需要的是多方的合作。從源頭追溯開始的實時監控,再到生產、加工、運輸,每一步都不可馬虎。近日,一種叫做“RFID射頻芯片”的技術閃亮登場,助力食品嚴密的重重把關。
“放心肉”,是五豐上食食品有限公司的對外承諾。當豬肉被種種抗生素、違禁藥品“染指”,一度讓人談“豬”色變時,五豐上食希望有所改變,他們說:“放心肉”不只是一個個檢疫圖章敲出來的,更是養殖、屠宰、加工、分銷中一個個關口嚴格把關的結果。
靜安區的一家標準化菜場里,一對中年夫妻經營著一家五豐上食豬肉專柜,刀起手落間,五花肉、肋條、后腿肉等很快被顧客搶走。這都是些老主顧,有的搬家了,卻依然堅持來這里買肉,他們說:“圖的就是放心。”
昨天,記者隨市食走進五豐上食食品有限公司,這個位于上海西北端、與江蘇一界之隔的新型肉類加工企業,而今已是長三角地區大、設備的肉類加工企業。
如何提高5%抽檢率的安全性
“要保證豬肉的質量,不光要搞好檢驗檢疫,首先得抓一條:豬源。”五豐上食營銷總監劉勇告訴記者。五豐上食的生豬貨源里,30%―40%來自股東香港五豐行控股的供港豬場,此外來自定點生產的規模化自有豬場。
不用“散戶豬”有一個考量:提高檢驗檢疫的準確率。以典型的“瘦肉精”為例,國家規定,在生豬養殖和屠宰這兩個階段的瘦肉精檢測,企業需要自檢,抽檢率為5%。“我們的豬是從豬場批量訂購,它們在相同環境中長大,這樣才能保證5%抽檢率的代表性。”
生豬到滬后,先要進入工廠“待宰區”,這里還有個更雅致的名字――“豬賓館”,生豬一般要在此“靜養”10個小時。這主要有兩個作用:從各地豬場運來的生豬,經長途運輸,如果豬沒有足夠放松、而馬上宰殺,體內會分泌過多腎上腺素,肉偏酸性;第二,此時沒有足夠尿液“應付”各項抽檢,也就無法看出這是否一頭“健康豬”。
“靜養”過后,生豬尿液被送到工廠的檢驗室,由地區動物防疫站的工作人員做快速檢測,其中就包括對“瘦肉精”含量的檢查。一個小時后,拿到動物防疫站的“陰性報告”,生豬才能進入屠宰環節。
“身材姣好”也是選豬標準
記者在屠宰車間看到,這里的生豬“身材”比較統一。“我們收的生豬要在90公斤―110公斤之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取這個數值,是因為長到這個階段的豬還未起膘,“上海人愛吃瘦肉,但絕不能放瘦肉精。”
“身材姣好”的生豬進入工廠,享受的待遇也不差。流水線工人說,“咱豬場有和桑拿房。”“”指的是屠宰車間的“全自動三點式電擊暈系統”。工作人員介紹,這種“智能”電擊系統能根據豬的體型,自動調節電頻,地減輕豬的痛苦和應激反應。當然,這也避免因緊張產生的流水白肉,保證肉質的營養和味道。
“”后,生豬就進入了“去毛”環節。此時,它們就被一一吊掛在流水線的鉤子上――業內人士稱此為“掛鉤”,這個“不落地”屠宰的工藝旨在防止交叉感染。這樣,生豬就一個個“列隊”進入60攝氏度的“桑拿房”,充分打開毛孔。以前的去毛環節就是把豬扔進60―70攝氏度的混水湯,頭豬和頭豬都用一盆水。上海食品藥品監督所所長顧振華告訴記者,這樣一來,開膛破肚的生豬把湯水染紅,容易滋生細菌,只要一頭豬有問題,就可能毀了一批豬。
流水線上時時更新“”
在接下來的流水線上,有50多名工人負責專業加工,每割一刀,要將刀放入82℃的水里消毒一次,豬的白臟(主要指大腸、胃、小腸等)、紅臟(心、肺、腰等)和白條(豬的胴體)分類放置、一一對應。
此間還有個規矩:未完成所有的檢驗檢疫、豬不能分體。一旦發現“問題豬”,馬上能找到豬身上的“所有部件”。
為了保證安全,五豐上食不僅在收生豬時檢查豬場由當地檢疫部門開具的檢疫合格證等,進廠后生豬檢疫還分宰前檢疫和宰后檢疫。宰前檢疫比較典型就是危害較大的瘦肉精檢疫,目前已能達到合格率99%。宰后檢疫則包括7道工序,俗稱“七步法”:頭部、體表、腸系膜、寄生蟲、酮體、內臟、復合敲章,涵蓋國家列出的一類、二類豬類傳染病。在此期間,疑似病豬會自動彈出,進入“復檢室”。若發現問題,封存并上報食藥監。
倒掛在流水線的生豬還擁有一張“”――一旦生豬“掛鉤”,鉤子末端與流水線相連的部分就會生成一張“”。這個學名為“RFID射頻芯片”的“”會記錄下生豬的來源地和豬場名、到廠時間、檢疫情況、重量、發貨時間等。出廠后,這個“”會以“噴碼”形式出現在生豬的屁股上。經過“養殖、屠宰、分割、配送、分銷”一體化安全肉類食品供應鏈,消費者可根據豬肉交易憑證上的食品安全追溯碼查詢,實現“源頭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控。
想要吃到放心肉,想要過上健康舒適的生活,食品安全是的一環,本次“RFID射頻芯片”的引進讓我們的生活更近一步,希望未來RFID技術會有更加美好的表現。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