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電阻型分壓器由兩個電阻串聯而成(如圖1所示)。電壓從分壓器的頂端輸入,由兩個電阻之間的節點輸出,而參考電壓(通常是接地電路)則連接在分壓器的底端。
![]() |
分壓器的工作原理遵從歐姆定律:V=IR。當電壓(輸入電壓)施加在分壓器輸入端時,電流(I)會同時流過兩個電阻。因此,根據歐姆定律,每個電阻兩端所形成的電壓將是輸入電壓的一部分。V1=I(R1),VOUT=I(R2),而VIN=V1+VOUT。這樣,輸入電壓被“分”成兩個電壓。
輸出電壓除以輸入電壓,可以得到分壓器的傳輸函數:
VOUT/VIN=IR2/(I(R1+R2))=R2/(R1+R2)
傳輸函數表示,輸出電壓取決于輸入電壓以及R1和R2的阻值。在這種理想狀態下,輸出電壓地按照R2/(R1+R2)計算,同時這個比值取決于輸入電壓,以及電阻元件能夠工作的全部溫度。但電阻并不是理想狀態中的。實際的電阻具有固有容差和溫度系數,可能會給電子系統引入很大的誤差。
這些效應如何影響非理想狀態下分壓器的誤差呢?讓我們看一看固有容差對分壓器輸出電壓的影響。如果分壓器由兩個分立電阻構成(如圖2所示),那么輸出誤差不僅取決于分立電阻的固有容差,而且也取決于分壓器的比值。如果R1=R2,那么由于電阻容差給輸出電壓所帶來的zui大誤差就等于電阻的固有容差。但是如果R1≠R2,情況又如何呢?
![]() |
如果R1和R2的阻值不同,那么電壓輸出的誤差將逼近固有的電阻容差的兩倍,如圖3所示。分壓器設計的zui壞情況出現在兩個電阻的容差正好相反時。如果分壓器的設計采用了容差為±0.1%的電阻,那么在此比率下輸出誤差zui壞可達±0.2%。
![]() |
均衡容差
圖4說明了一種降低這種雙倍容差誤差的方式。通過在單片襯底上沉積和生成高精度薄膜電阻,使得電阻元件具有非常相似的電氣特性。因為我們所關心的“分得的”輸出電壓取決于R1對R2的比值,與每個電阻元件的容差無關。通過購買比值容差±0.1%的薄膜電阻分壓器,我們可以確定由固有容差引入的zui大輸出誤差是±0.1%,而不管每個單獨電阻的容差是多少——效果改善為分立解決方案的兩倍。
![]() |
使用單片薄膜分壓器這一想法不僅能夠用于降低由容差效應引入的輸出誤差,而且在降低由溫度引入的誤差方面也有同樣的好處。常見的高精度芯片具有±25×10-6/℃的溫度系數(TCR)。這意味著,當電阻溫度達到125℃時(比室溫高100℃),每個電阻的阻值變化可能會高達±0.25%。如果R1和R2的溫度系數的變化方向相反,那么輸出電壓的誤差可高達兩倍(或±0.5%)。
傳統薄膜分壓器的兩個電阻元件之間具有±5×10-6/℃的TCR跟蹤。同樣,因為薄膜電阻元件在單片襯底上是以*相同的方式沉積和處理的,所以它們的變化與溫度的變化趨勢相同。此外,同樣,因為兩個電阻元件的比值對輸出電壓很重要,所以每個電阻元件的溫度系數與分壓器的精度無關。通過購買TCR跟蹤規格為±5×10-6/℃的薄膜分壓器,由溫度效應在100℃變化范圍內引入的輸出電壓誤差可以從±0.5%降低到±0.05%;改善10倍。
表1匯總了這兩種方法。使用0.1%的分立電阻設計分壓器時,由容差和TCR引入的zui大輸出誤差是0.7%。使用高精度薄膜電阻時的zui大輸出誤差是±0.15%——性能方面超過4倍的改善。
![]() |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預期的輸出電壓會受到分壓器中的電阻的比值及其固有容差和溫度系數的影響。
通過選擇單片襯底上的高精度薄膜分壓器,設計人員可以確保分壓器中的電阻元件具有非常相似的電氣特性,并在溫度和時間變化時實現很好的跟蹤。在公用襯底上的材料和處理過程的相似性確保了分壓器能夠在所有比值和環境下更為穩定,且性能更好。
上一篇:怎樣正確使用鉗型接地電阻測試儀
下一篇:信號回流和跨分割的介紹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m.lfljgfsj.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