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為主的好氧發酵技術路線解析
處理水質類型:生活污水、醫療污水、養殖污水、屠宰污水、洗滌污水、景區污水及各種加工污水。咨詢 130 7071 7631 處理后排放標準:二級標準、一級B標準、一級A標準。
熟食加工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借鑒經驗,未來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發展主要有以下四條路徑:
一、沼氣能源回收和土地利用為主的厭氧消化技術路線
厭氧消化具有以下優點:
1、提高后續處理的效率并減少后續處理能耗。
通常認為厭氧反應可以實現污泥減量化、穩定化。通過厭氧反應,污泥中有機物去除40%-60%,有害病菌減少。此外,厭氧消化提高污泥脫水穩定性,讓焚燒等后續處理減少35%以上的能耗。
2、厭氧消化成本較低。
根據韋伯咨詢統計,單純厭氧消化投資成本約為20-40 萬元/(噸/日),由于不用鼓風曝氣等,節約了成本,單純厭氧消化運行費用約為60-120 元/噸(含水率80%,不包括濃縮和脫水),而好氧發酵運行費用為120-160 元/噸。
歐美50%以上的污泥采用厭氧消化處理,產生的沼氣轉化為電能可滿足污水廠所需電力的33%~*。但污泥厭氧消化在我國應用的并不順暢。我國建設的約50 座污泥厭氧消化設施中,可以穩定運營的只有20 余座。主要原因是由我國污泥泥質差、處理廠運行管理水平低。我國污泥含砂量較高、有機物含量較低、污泥可生化性差,消化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和產沼氣率等指標普遍未達到國外標準。此外,我國缺乏沼氣利用的激勵機制,設備的投資費用高,系統運行較為復雜不易掌握。
不過采用堿解處理、熱處理、超聲波處理、微波處理等方法對污泥進行預處理,可以提高污泥水解速率,改善污泥厭氧消化性能。并通過項目經驗的積累,企業也逐步掌握了較為全面的操作技能。污泥厭氧消化技術會是未來的一個主流方向。
二、土地利用為主的好氧發酵技術路線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情況下,通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將污泥轉變為肥料的過程。其中有機物料代謝為二氧化碳、水和熱。
好氧堆肥的優點包括:
1、發酵效率高,穩定化時間相對短;2、臭味少,實現滅菌;3、含水率可降到40%;4、污泥成品主要用于修復鹽堿地、城市綠化、垃圾場覆蓋以及建筑等方面用土;5、并衍生出蚯蚓生物堆肥等來強化堆肥效果,比如興蓉環境和綠山的合作。
堆肥的難點主要包括:
1、能量凈支出,通風能耗費用占比80%;2、需對好氧堆肥運行的不同階段的合理通風量加強研究;3、缺少C/N 等控制因素的理論研究,致使存在調理添加劑使用過多的情況。
污泥經發酵后轉化為腐殖質,可限制性農用、園林綠化或改良土壤,從而實現污泥中有機質及營養元素的高效利用,設備投資少、運行管理方便。但占地面積大、發酵產品存在重金屬污染等缺點使得好氧發酵技術在我國較難發展。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