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來講,我們認為是利好;中期來看,風電的投資利潤率無疑將下降;長期看來,這次降價無疑繼續推動了可再生能源的平價化,而且能夠穩定電價3年左右,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2015年1月7日,國家*價格司終于出臺了風電*上網電價的文件,懸空2年的靴子終于落地。*正式下發了陸上風電電價調整方案,將第I類、II類和III類資源區風電*上網電價每千瓦時降低2分錢,調整后的*上網電價分別為每千瓦時0.49元、0.52元、0.56元;第IV類資源區風電*上網電價維持現行每千瓦時0.61元不變。網上流傳的文件中沒有提及資源區劃分調整的事宜,但據座談會的信息,有可能將福建、云南、山西由Ⅳ類資源區調到III類,吉林、黑龍江省統一調整Ⅲ類資源區。
消息一出,大家全都松了一口氣,電價調整從2012年末開始討論,到正式出臺,經過了多重博弈。究竟這個消息是利好,還是利空,各說各話。首先值得表揚的是,這次*給政策過渡期留出了一年的時間,不再搞突然襲擊,是個進步。風電市場不同于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開發商集中度很高,80%的項目集中在大型國企手里。因此,相信這些企業對于*電價下調都已經做好準備,并與價格司有過溝通。
短期來講,我們認為是利好,因為各家即將展開搶裝工作,務必爭取2016年1月1日前拿到原來的電價。中期來看,風電的投資利潤率無疑將下降,繼續降低風電投資開發的市場競爭力。我們所指的風電競爭力下降是指風電吸引投資的能力有所下降,風電設備下降帶來的成本節約,被土地、人工費用等其他因素上漲而吃掉。證券市場的分析師測算,電價平均降低2分錢,項目的資本金IRR將降低2-3個百分點左右,下降還是比較明顯。
國有企業對于率的考核非常嚴格,風電一直徘徊在基準線附近。特別是國有企業在做項目可行性分析時非常保守,都用zui差模型來做,因此風電一旦下滑,企業要么從自身發掘成本潛力、要么項目將無法獲得內部批準。
在資本市場,只有比較優勢而沒有優勢,風電面臨與火電同等的競爭環境,火電的回報大家都是可以看到的,因此中期來看風電的競爭力將進一步下降。長期看來,這次降價無疑繼續推動了可再生能源的平價化,而且能夠穩定電價3年左右,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那么未來風電市場的變化將受到以下方面的影響。
一,風電開發內部潛力的挖掘,其中包括運維、風資源預測等軟環境的建設。由于設備廠商產能過剩導致的惡性競爭造就了風電運維市場一直處于扭曲狀態,無論是因為風機質量差無法出質保,還是不平等條約無法出質保,現在的運維成本很大一部分還是制造商來承擔。但這不是長期的商業模式,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國并網運行的風電機組已達6.2萬臺,其中2012年以前安裝的機組約有4.6萬臺,有將近3.4萬臺機組中的質保金被押,涉及金額超過200億元。如何在電價下降后消化這些成本,是對所有開發商的挑戰。
二,配額制的出臺。配額制也已經喊了十年,這次也終于有點出臺苗頭了。如果能夠出臺,各地政府將更加積極的促進可再生能源在當地的發展,風電作為可再生能源主力,將得到更多的支持。
三,電力市場的改革。電力市場的改革對于風電等可再生能源來說,機會大于挑戰。可再生能源后期沒有燃料成本的,一旦競價上網,優勢非常明顯。這點在國外競價市場上,已經出現風電拉低電價的趨勢。另外,困擾風電zui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棄風限電,原因眾多這里不做贅述,因此期待靈活的電力市場發揮更有效的資源配置能力,讓風電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
2015年1月7日,國家*價格司終于出臺了風電*上網電價的文件,懸空2年的靴子終于落地。*正式下發了陸上風電電價調整方案,將第I類、II類和III類資源區風電*上網電價每千瓦時降低2分錢,調整后的*上網電價分別為每千瓦時0.49元、0.52元、0.56元;第IV類資源區風電*上網電價維持現行每千瓦時0.61元不變。網上流傳的文件中沒有提及資源區劃分調整的事宜,但據座談會的信息,有可能將福建、云南、山西由Ⅳ類資源區調到III類,吉林、黑龍江省統一調整Ⅲ類資源區。
消息一出,大家全都松了一口氣,電價調整從2012年末開始討論,到正式出臺,經過了多重博弈。究竟這個消息是利好,還是利空,各說各話。首先值得表揚的是,這次*給政策過渡期留出了一年的時間,不再搞突然襲擊,是個進步。風電市場不同于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開發商集中度很高,80%的項目集中在大型國企手里。因此,相信這些企業對于*電價下調都已經做好準備,并與價格司有過溝通。
短期來講,我們認為是利好,因為各家即將展開搶裝工作,務必爭取2016年1月1日前拿到原來的電價。中期來看,風電的投資利潤率無疑將下降,繼續降低風電投資開發的市場競爭力。我們所指的風電競爭力下降是指風電吸引投資的能力有所下降,風電設備下降帶來的成本節約,被土地、人工費用等其他因素上漲而吃掉。證券市場的分析師測算,電價平均降低2分錢,項目的資本金IRR將降低2-3個百分點左右,下降還是比較明顯。
國有企業對于率的考核非常嚴格,風電一直徘徊在基準線附近。特別是國有企業在做項目可行性分析時非常保守,都用zui差模型來做,因此風電一旦下滑,企業要么從自身發掘成本潛力、要么項目將無法獲得內部批準。
在資本市場,只有比較優勢而沒有優勢,風電面臨與火電同等的競爭環境,火電的回報大家都是可以看到的,因此中期來看風電的競爭力將進一步下降。長期看來,這次降價無疑繼續推動了可再生能源的平價化,而且能夠穩定電價3年左右,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那么未來風電市場的變化將受到以下方面的影響。
一,風電開發內部潛力的挖掘,其中包括運維、風資源預測等軟環境的建設。由于設備廠商產能過剩導致的惡性競爭造就了風電運維市場一直處于扭曲狀態,無論是因為風機質量差無法出質保,還是不平等條約無法出質保,現在的運維成本很大一部分還是制造商來承擔。但這不是長期的商業模式,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國并網運行的風電機組已達6.2萬臺,其中2012年以前安裝的機組約有4.6萬臺,有將近3.4萬臺機組中的質保金被押,涉及金額超過200億元。如何在電價下降后消化這些成本,是對所有開發商的挑戰。
二,配額制的出臺。配額制也已經喊了十年,這次也終于有點出臺苗頭了。如果能夠出臺,各地政府將更加積極的促進可再生能源在當地的發展,風電作為可再生能源主力,將得到更多的支持。
三,電力市場的改革。電力市場的改革對于風電等可再生能源來說,機會大于挑戰。可再生能源后期沒有燃料成本的,一旦競價上網,優勢非常明顯。這點在國外競價市場上,已經出現風電拉低電價的趨勢。另外,困擾風電zui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棄風限電,原因眾多這里不做贅述,因此期待靈活的電力市場發揮更有效的資源配置能力,讓風電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
上一篇:值得建材行業思考的兩會話題匯總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m.lfljgfsj.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