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12月23日,國家*、*聯合出臺了《關于電解鋁企業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政策的通知》(以下稱《通知》),決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對電解鋁企業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政策。這是繼三季度國家出臺化解電解鋁產能過剩的通知后,再度對該行業節能降耗治理發力。未來更多行業將引入差別價格政策,以市場手段去產能有望提速。
通知強調,嚴禁各地自行出臺優惠電價措施。各地要嚴格執行國家電價政策,不得自行降低對電解鋁企業的用電價格,已經對電解鋁企業用電實行電價優惠的,應立即糾正。
通知要求,電解鋁企業鋁液電解交流電耗不高于每噸13700千瓦時的,其鋁液電解用電(含來自于自備電廠電量)不加價;高于每噸13700千瓦時但不高于13800千瓦時的,其鋁液電解用電每千瓦時加價0.02元;高于每噸13800千瓦時的,其鋁液電解用電每千瓦時加價0.08元。
此外,省級工業主管部門要完善轄區內電解鋁企業的能源消費和統計管理體系,節能監察機構要加大監察工作力度,并對電解鋁企業主要耗能設備、能源消耗情況及相關信息進行監管。省級價格主管部門要在每年4月15日前明確所有電解鋁企業應執行的電價標準,向社會公布,并報國家*、*備案。
對此,該階梯電價政策出臺的目的是運用價格杠桿加快淘汰落后電解鋁產能,減少資源過度消耗,促進電解鋁行業結構調整,成本控制差的企業將退出市場,推動企業加快技術進步,加快行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該政策體現了政府對電解鋁產能結構調整的決心,有利于市場對已有電解鋁產能的自動調節,一些高成本、競爭力較差的電解鋁企業將陸續退出市場,真正形成對國內電解鋁產能結構的優化。
然而,階梯電價政策也給很多鋁企帶來不小的壓力。由于電解鋁產業是能耗大戶,因此“電”控之策勢必將對電解鋁產業產生巨大影響。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是毋庸置疑的。去年以來,這項工作就一直被國家視為調整產業結構的工作重點。今年10月,《*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專門提出了“分業施策”。今年12月10日至13日,*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4年工作時提出,要著力抓好化解產能過剩工作,不折不扣執行好*化解產能過剩的決策部署。電解鋁是被*點名的產能嚴重過剩的五個產業之一,為此,化解電解鋁的產能過剩難題成為國家和社會關注點。
從國家政策方面來看,電解鋁過剩產能方面的調整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效果似乎有限。據卓創資訊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電解鋁行業建成產能已達3260.9萬噸,但產能利用率僅維持在80%左右。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之所以造成這種狀況,有的地方政府為增加政績,保證就業,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默許企業增資擴產行為。
電解鋁企業40%左右的成本來自于電力成本。國家此次從“電”入手,無疑抓住了電解鋁過剩產能的“命門”。階梯電價的實施還會使得部分企業的處境雪上加霜。“在當前正常電價條件下,尚有1167.6萬噸的虧損產能,行業虧損率達到44.46%,而電價每增加一分錢,企業生產成本將增加1380元/噸左右。”來自機構資訊的數據顯示。
目前我國鋁冶煉企業開工率已跌至70%以下。在這些閑置產能中,落后產能居多,其在能源消耗、廢物排放、生產成本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弱勢。之所以落后產能仍然存在,主要是因為有利可圖。但伴隨著鋁價的下跌,這方面的支撐作用也在弱化。2013年以來,鋁價延續去年的疲弱態勢,并早已跌至成本線以下,國內鋁冶煉行業長期處于虧損經營的態勢。后市鋁價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電解鋁企業的生存環境將持續惡化,市場對于淘汰電解鋁行業落后產能的作用將進一步釋放。
綜合各方面來看,新政策出臺后,過往高能耗,用電成本高企的一部分企業會被硬性淘汰,短期內會促使行業洗牌,一部分企業會被淘汰出局,但長期來看會促進電解鋁行業結構調整。實行階梯電價調控過程中,電解鋁企業需要重視重執行力度。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m.lfljgfsj.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