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媒體報道,4月1日,LG新能源表示,將以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49.10億元)的價格收購通用汽車在密歇根州合資電池工廠的全部股份。
工廠有望盡快重新投入建設
去年12月,通用汽車就宣布,擬將其持有的Ultium Cells密歇根州蘭辛電池廠價值10億美元的股權,出售給LG新能源。這使得LG新能源開始考慮收購事項,并不得不尋找新客戶。
Ultium Cells成立于2019年12月,是通用汽車和LG新能源的合資公司,兩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均為50%。按照此前的規劃,Ultium Cells會投建三座工廠,計劃總投資高達74.75億美元。
目前,位于俄亥俄州、田納西州的兩座工廠已投運。其中,俄亥俄州工廠已于2022年全面投產,年產能為30GWh,未來有望擴大到每年40GWh的規模;田納西州工廠的規劃年產能為50GWh,于2024年4月進入生產并向客戶交付了第一批電池,預計將搭載于通用汽車的“凱迪拉克Lyriq”等第三代電動汽車車型上。
至于LG新能源將收購的密歇根州蘭辛電池廠,是Ultium Cells將投建的第三座合資電池工廠,原定在2024年年底完工,2025年初開始量產,規劃年產能50GWh。但是在2024年7月,該工廠就傳出了停建消息,再到通用計劃賣掉全部股份,該工廠的運營計劃陷入停擺。
現在傳出收購金額的消息,也意味著LG新能源對蘭辛電池廠的收購將很快落定,有望盡快繼續推進建設工程。
維科網鋰電注意到,在與通用商談收購金額的期間,LG新能源已為該工廠找到了客戶。據彭博社2月19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在通用汽車退出蘭辛電池廠項目后,豐田汽車已同意轉移與LG新能源簽訂的價值15億美元的訂單至該工廠。同時,LG新能源還計劃將該工廠的部分產品出售給固定存儲客戶。
此外,收購通用的股份也不是白收購的,LG新能源也是有錢可拿的。通用汽車和LG新能源因蘭辛工廠獲得了激勵資金,而通用選擇退出該工廠,就需要轉移獎勵。據外媒報道,3月25日,密歇根戰略基金委員會投票通過,允許LG新能源成為1.2億美元績效補助的唯一接收方,并承擔Ultium Cells工廠創造就業機會的義務。
在中國招兵買馬
據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的數據,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約為894.4GWh ,同比增長27.2%。其中,LG新能源排名全球第三,裝車量為96.3GWh,同比增長1.3%,市場份額為10.8%。今年1月,LG新能源依舊位居全球第3位,裝車量為6.0GWh,同比增長10.1%,市場份額為9.3%。
雖然穩坐TOP3的席位,但LG新能源的壓力不小:2024年裝機量僅同比微增1.3%,2024年的營收和營業利潤分別同比下降24.1%和73.4%。
作為“當事人”的LG新能源早有所感知和反應。去年10月,LG新能源公布了中長期戰略:將業務從電池制造擴展到能源循環業務,成為真正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目標到2028年的銷售額將比2023年(33.75萬億韓元)增加一倍以上。
為此,LG新能源將大力發展多元化業務,為汽車電池、小型電池、ESS電池等核心業務部門制定了具體的中長期規劃,并將北美和歐洲作為戰略重地。
其中的重點之一是LG新能源計劃在2028年通過高電壓中鎳包型產品、干式電極工藝的磷酸鐵鋰產品等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并計劃將其46系列擴展到汽車制造商。
2024年,LG新能源的磷酸鐵鋰業務布局收獲頗豐,包括獲得來自Ampere約39GWh的首份磷酸鐵鋰電池訂單,以及與龍蟠科技控股子公司修訂協議,將16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提升至26萬噸。
今年以來,LG新能源則開始在中國“招兵買馬”,旨在加快補強其在磷酸鐵鋰電池領域的短板。
一是以股權形式保障磷酸鐵鋰材料技術支持。據龍蟠科技2月公告,LG新能源擬以現金出資約1597.09萬美元,取得印尼鋰源新股發行完成后20%的股權。交易完成后,印尼鋰源將由亞太鋰源和LG新能源分別控股80%及20%。
從采購到入股,不僅是LG新能源與龍蟠科技方的合作關系不斷深化,更重要的是LG新能源能夠得到龍蟠科技方的第一手技術支持,有利于其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的研發加速推進。
二是引入了前捷威動力的核心團隊。界面新聞此前的消息指出,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動力的核心團隊,總規模在200人左右,涵蓋研發、生產、銷售等不同職能,分三批入職LG新能源南京工廠。今年3月,第一批約20位捷威動力前員工已陸續入職,主要從事研發崗位。
與入股龍蟠科技旗下控股子公司不同的是,LG新能源引入前捷威動力核心團隊這一動作更能折射出該公司的“野心”。不是股權綁定,而是直接引進人才網絡,被業內視為其深化中國本土化戰略、加速磷酸鐵鋰技術迭代的關鍵布局。
整體來看,LG新能源企圖通過構建人才網絡、創新生態與供應鏈韌性的綜合競爭力,加速提升其磷酸鐵鋰技術升級,扭轉當下的頹勢。
原標題:超149億元!全球電池巨頭啟動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