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山東港口隊依托山東省港口集團建設,在山東港口13個港區下設4個基地、23個隊站,共有指戰員700余人,服務范圍涵蓋山東省青島、日照、煙臺、濰坊、濱州5個地市。
2024年以來,在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指導和依托企業大力支持下,認真落實《關于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意見》要求,堅持鍛精銳于實戰、探新徑而圖強,主動融入駐地應急救援體系,助力基層應急救援能力提升,為維護經濟社會安全發展貢獻專業力量。
一、加強隊伍建設,夯實助力基層應急救援能力提升的基礎。一是錨定“練”字提升硬實力。建立“隊伍半年考評、基地季度考核、大隊月度考核”三級考核管理機制,細化“早操、晝訓、晚練”工作任務。組織應急救援指揮能力提升培訓班、“CDSA舟艇(海岸際)基礎救援員”培訓、“三基(基層、基礎、基本功)”管理培訓班、戰訓業務大講堂等活動,水陸兩域雙輪驅動,夯實應急救援專業能力基礎。二是錨定“賽”字提升影響力。實施“基地人員點名”的模式組隊,選拔各基地精英開展賽前組隊常訓,先后取得第三屆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技術競賽團體三等獎1項,省級行業賽事團體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擴大隊伍競爭力、影響力。三是錨定“戰”字提升戰斗力。以專職救援隊伍帶動兼職救援隊伍建設,構建“專職+兼職”的應急處置模式和“兼職先期處置、基地常態應對、隊伍專業攻堅”的梯次救援格局。按照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出臺《關于規范和加強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協助集團公司各直屬單位建立135支、總人數6300余人的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常態化開展安全應急技能培訓和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全覆蓋駐隊輪訓103場次,全面提升一線生產單位“滅早、滅小”能力。
二、加強協同合作,凝聚助力基層應急救援能力提升的合力。一是強化聯訓聯演。在地方應急管理部門的統籌協調下,山東港口隊與鄰近國家危化救援青島煉化隊積極開展學習交流活動3場次,組織液化氣泄漏爆燃、苯罐閃爆泄漏等危化事故救援實戰化聯合演練2場次,牽頭組織青島區域海洋應急救援力量開展救援拉動演練,參加煙臺、濰坊海事局組織的海上危化品泄漏處置演習,提升多專業救援力量聯合作戰能力。二是強化聯勤聯動。發揮國家專業隊區域輻射作用,所屬4個基地納入駐地政府應急救援調度體系,與政府應急隊伍、企業專職應急隊伍和社會應急力量緊密協作,建立聯合勤務、聯合行動有關機制,做到任務共擔、信息共享、資源共用、力量共建,打造多力量、一體化應急救援的新格局。三是強化聯調聯戰。主動探索“當地海事部門+山東港口應急隊伍+社會海洋災害應急力量”聯調聯戰工作模式,與山東海事局、青島海事局等部門常態化開展座談交流、聯合指揮;與潛水救撈協會等單位達成戰略合作進行聯合調度,于2024年成功聯合營救海岸被困群眾2人。
三、聚焦“一專多能”,探索助力基層應急救援能力提升的模式。一是常態組織基層防災培訓。利用全國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等活動契機,盯緊基層末梢、突出培訓重點,采取案例警示、體驗互動等形式深入開展安全宣傳“五進”工作,參培人員達4000余人。承辦應急管理領域培訓班,80余名駐地企業主要負責人接受培訓,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關鍵少數”專業能力。二是主動開展基層應急服務。開展“三個一”消防內部評價行動(一次全港區、一輪全覆蓋、一個全評價),從防火安全合法性、防火安全管理、建筑防火、防火設施和單位專項五個方面認真檢查評價,編制出具《內部評價報告》。同駐地26家相關重點單位簽訂《應急技術服務協議》,定制開展安全評價、視頻監控巡查、安全信息咨詢等服務,同時將服務模式推廣至駐地140余家生產單位。三是前瞻抓好基層預防檢查。推動基層應急救援模式向“防”前延,做到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將隱患問題進行清單式管理、動態清零,組織4個基地防火檢查員輪換到5個地市、13個港區開展融合互查,重點查糾駐地140余家企業重點部位“燈下黑”問題。2024年共開展檢查4000余場次、檢查問題隱患16000余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