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在第二屆中國全固態電池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CTO孫華軍透露,比亞迪將在2027年左右啟動全固態電池批量示范裝車應用,2030年后實現大規模上車。
其中有一個重點是:2024年比亞迪已經下線(中試)60ah全固態電池。
孫華軍還表示,液態的三元電池跟固態的三元電池,理論上是可以做到固液同價。孫華軍強調“產品力要綜合地看,電動車上面的電池,壽命也好,充電也好,其實功率性能可能不是太大的問題,核心還是充電。把活性物質占比提高,把電解質的用量大幅度降低,是從設計上保證成本低的因素。”
據了解,在固態電池技術路線的選擇上,比亞迪采用高鎳三元(單晶)+硅基負極(低膨脹)+硫化物電解質(復合鹵化物)的組合方案,與上汽的聚合物路線、豐田的氧化物路線形成明顯差異。
有數據顯示,比亞迪60ah的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為現有液態電池的兩倍,-40℃低溫啟動能力與5C超快充(10分鐘補充80%電量)的組合刷新行業紀錄。
比亞迪還在行業普遍面臨的界面阻抗控制與低溫性能衰減問題取得關鍵進展。其通過復合鹵化物電解質技術,將-30℃環境下的放電效率提升至85%,較日韓競品高出15個百分點。
在比亞迪重慶璧山基地的100GWh產能規劃中,首期20GWh生產線計劃2026年投產,目標將全固態電池成本壓縮至70美元/kWh,與當前液態電池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消息提及,除了比亞迪車型自用,比亞迪的全固態電池還將外供其他企業。
維科網鋰電注意到,2024年下半年,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比亞迪有多項全固態電池專利公開。
例如:比亞迪一項名為“全固態電池、電池組和用電設備”的專利,公開號為CN 118748295 A,發明人為施洪兵、王國帥、郭姿珠、游茂林、時琢,申請公布日為2024年10月8日,申請日期為2024年8月7日。
摘要顯示,該專利的全固態電池包括交錯層疊設置的負極片和正極片,負極片和正極片之間包括固態電解質層,最外側為負極片。其中,最外側的負極片包括負極集流體和分別設置于負極集流體兩側表面的負極活性物質層和陶瓷層,陶瓷層位于負極集流體背離正極片的一側表面。
該專利的技術創新點在于通過將電池的最外層設計為陶瓷層,利用陶瓷層自身良好的剛性和硬度,使電池在等靜壓過程中承受較大的壓力時,能保證均勻的受力,使得壓面平整,不易使外包裝膜破裂,且在后續的拘束加壓過程中不會使電池撕裂,使電池具有良好的首效和循環性能。
根據說明書,該專利的全固態電池的陶瓷層至少滿足莫氏硬度為3~10、泊松比為0.1~0.5、致密度為50%~90%、彈性模量為2~10GPa這四個條件中的一個,且陶瓷層的厚度為30μm~150μm。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