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迅速在儲能人中刷圈。
而在儲能迎來市場化變革之際,維科網儲能發現,日前披露的一則儲能系統設備集采招標,中車株洲所的預中標價中,也蘊含了儲能市場化變革來臨的信號。
中車株洲所再創紀錄
2月8日,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公示2024年第四批儲能系統設備集中采購中標候選人。中車株洲所報價16188萬元,折合單價0.426元/Wh,成為第一中標候選人;天誠同創報價16644萬元,折合單價0.438元/Wh,成為第二中標候選人。
中車株洲所的0.426元/Wh預中標價,創4h儲能系統新低。
根據招標公告,采購范圍包括但不限于95MW/380MWh電化學儲能系統設備(包含儲能電池系統、儲能變流器系統、EMS能量管理系統、儲能
UPS電源屏,電芯為磷酸鐵鋰)以及配套的預制艙、冷卻、消防、安全等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4h儲能系統的低價紀錄也是中車株洲所創下。
2024年7月,項目為包頭市可再生能源綜合示范區首期90萬千瓦風電項目包頭鋁業產業園區綠色供電項目Ⅱ標段(直流側) 54MW/216MWh項目,中標人為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投標報價93960020.00元,折合單價0.435元/Wh。
從價格來看,儲能系統的單價從2024年中至今,價格只有輕微波動,0.435和0.426的單價差異,可以認為是規模化效應帶來的成本壓縮所產生的邊際溢價。
這或意味著,儲能系統產品價格是實打實的到底了。
市場化變革
產業如彈簧,壓縮至極限后,必將釋放巨大能量。
儲能中標價格創新低,但價格基本觸底的情況下,一旦市場出現變化,將引發巨大的反彈。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有望成為釋放這個巨大能量的引子。
何出此言?
從內容來看,《通知》對儲能行業的影響最大的主要體現在市場化變革。市場化變革對經濟和社會的多個領域產生深遠影響的全球經典案例有英國撒切爾主義、美國里根經濟學、印度經濟自由化等。這其中,我們感受最深的經典案例是中國的改革開放。
翻閱《通知》發現,第九條被認為對行業影響最大——強化改革與優化環境協同,堅決糾正不當干預電力市場行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攤費用,不得將配置儲能作為新建新能源項目核準、并網、上網等的前置條件。
強制配儲取消,市場不乏裝機量會出現短期劇烈下滑的聲音;但長遠來看,電力市場化交易全面展開后,電價的波動反而會更加劇烈。比如,風電光伏進入市場化交易以后,收益爆減;以及春節期間,浙江出現的負電價。
在利益的驅逐下,新能源項目持有方配置儲能的意愿更高。讓市場發揮其巨大的能量,以利益激發市場主體的靈活性調節能力。
因此,業內人士指出,這是對新能源上網電價的市場化深化改革,推動形成由市場決定的電價機制。這將使儲能項目在參與電力市場時獲得更靈活的電價收益模式,如峰谷電價差套利、輔助服務等,提升儲能的經濟性。
同時,《通知》強調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儲能作為調節電力供需、平滑新能源發電波動的重要手段,需求將持續增加,推動儲能企業訂單量上升。《通知》還鼓勵儲能在發電側、電網側和用戶側的多元化應用,儲能企業將在更多領域獲得訂單,如可再生能源配套儲能、電網調頻調峰等。
而隨著政策完善,儲能項目的準入門檻可能提高,具備技術優勢和規模效應的企業將更易獲得大額訂單,中小企業可能面臨更大競爭壓力。
總結
新增項目不再強制配置儲能可能在短期內對電源側儲能市場產生一定影響,但長期來看,市場需求將逐漸轉向由經濟性和技術優勢驅動。隨著技術進步、成本下降以及電力市場機制的完善,電源側儲能市場仍具備增長潛力。同時,電網側和用戶側的儲能需求也將為行業提供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