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舊換新政策是否會延續?業內如今已有明確答案。
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時,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置于首位,并明確提出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等舉措,釋放出2025年將繼續實施以舊換新的積極信號。
在該信號釋放后,各地政府迅速響應號召。截至目前,已有上海、寧夏、湖南、江蘇、貴州、廣東等10余個省市,以及眾多地級市明確表態將延續該項政策。其中,上海市表示,“2025年本市汽車報廢更新和置換更新補貼政策將在2025年國家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出臺后另行發布實施。”
同一時間,廣州市商務局發布了跨年度銜接開展2025年商務領域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公告。按照有關工作安排,廣州市2025年將繼續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活動。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表示,個人消費者在政策接續期間可先行消費,待2025年度國家汽車以舊換新系統或2025年度重慶市汽車置換補貼系統開放后,及時申報補貼。
與此同時,車企也行動了起來。在政策過渡期,為吸引持幣消費者購車,部分車企推出兜底政策以保證銷量。
比如,極狐開啟“2025年出臺政策如不追溯,極狐兜底”,以及“2025年政策如不出臺,按2024年政策兜底”的“雙重兜底”政策。
智己汽車推出置換補貼現金兜底政策,適用于2025年1月1日-1月28日下定并完成交付且符合品牌置換補貼兜底權益條件的用戶。而2025年5月31日前購車發票所在地未推出地方置換補貼,或者是購車發票所在地推出地方置換補貼但購車時間不符合地方置換補貼條件的,用戶也可享受智己汽車給予的1.5萬元/臺現金補貼。
小鵬汽車也推出“兜底放心購計劃”,在1月31日前完成舊車報廢并購買小鵬汽車相應車型的消費者,將獲得2024年國補等值的20萬積分兜底補貼。
目前,已有超過10家汽車品牌發布類似政策,以提振市場信心。
1月8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2025年以舊換新政策通知,新政策進一步提高了補貼標準,將新能源及燃油乘用車單車最高補貼額度分別提升至1.5萬元和1.3萬元。
這一政策的延續和優化,不僅體現了國家持續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升級的決心,更將為汽車產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推動車市持續向好發展。
2024年:增量超200萬輛
以舊換新政策2025年得以延續,印證了該政策在2024年對汽車市場發展的顯著推動作用。
2024年4月,以舊換新相關政策對外發布。政策細則明確指出,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冊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符合節能標準新車的個人消費者可享受專項補貼。
其中,換購新能源乘用車可獲1萬元補貼;換購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車則補貼7000元。
為確保政策落地實施,財政部于6月下發了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中央財政預撥資金預算,預撥資金總額達64.4億元。財政部《關于下達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中央財政預撥資金預算的通知》顯示,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年度資金總額為112億元。其中,中央資金64.4億元,地方資金47.6億元。
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24時,全國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已合計突破500萬份,其中,報廢更新超244萬份,置換更新超259萬份。顯然,這一政策成為2024年汽車市場維持增長的關鍵驅動力,為行業注入持續發展動能。
行業專家預計,2024年以舊換新政策有效拉動乘用車銷量增加200萬~230萬輛,約占總銷量的8%~10%,充分體現了政策的市場帶動效應。
比亞迪或受益最大
1月8日,2025年以舊換新補貼標準正式確定。
瑞銀隨即發布研究報告指出,本輪補貼計劃較預期更為慷慨,這反映出中央對刺激經濟的堅定決心。雖然刺激措施可能會產生后期負擔及長期副作用,但瑞銀總體對2025年全年汽車行業前景持更為積極的態度。
瑞銀預計,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的刺激效應雖在今年初時會相對緩慢,但將在年底前保持強勁勢頭。縱觀2024年,報廢汽車補貼申請者約300萬人,以舊換新補貼申請者則超過300萬人。據瑞銀分析,這不僅推動全年需求增加約200萬人,更在過去數個月內帶動整體汽車需求增長逾20%。
2025年置換更新補貼政策的出臺,將為各大車企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瑞銀分析認為,比亞迪可能再次成為最大受益者。
這一判斷主要基于新能源車型的置換更新補貼高于傳統燃油車,該政策將有效推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加速提升。作為中國新能源市場的企業,比亞迪憑借超過三成的新能源份額優勢,有望從中獲得更大發展紅利。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現有規定,2026年我國電動車購置稅將從0%上調至5%。這意味著,電動汽車市場即將告別“新手保護期”。基于此,瑞銀預計2025年年底電動車市場或將迎來特別強勁的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