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XAAC 2024 極飛科技年度大會在廣州落下帷幕。圍繞農業生產的 “耕、種、管、收” 四大環節,極飛發布了包括 P150 Pro / P150s / P60 Pro 農業無人飛機、APC3 農機自駕儀、智能水肥管理系統等多款創新產品,進一步推動智慧農業生態系統的落地。
從七年前首次提出 “未來農場” 這一概念,到今天逐步實現,極飛的初衷是什么?又是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和生態網絡的構建,推動智慧農業的實際落地?
在大會上,極飛科技創始人兼 CEO 彭斌、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槚欽,共同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紹。我們精心摘選了其中的要點,與你分享。
構建有價值的技術創新網絡
今年是極飛深耕農業領域的第 11 年。我們腳踏實地、穩步前行,完成了一些大事,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1 月,極飛農業無人機獲得英國政府的飛行和噴灑許可,成為唯一合法在英國開展植保噴灑作業的農業無人機。
2 月,極飛智能農機裝備落地中巴農業機械化合作示范農場,幫助當地的小農戶和家庭農場探索生產全程機械化的路徑。
3 月,極飛被中國工信部評為“農業無人機領域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
5 月,極飛與世界農機巨頭凱斯紐荷蘭工業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動農業無人機的創新和應用。
8 月,極飛與泰國正大聯合啟動 XAG THAILAND 品牌戰略,全面推動極飛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在泰國的應用和普及。也是在這個月,極飛智能灌溉閥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綠色屏障項目中開始規?;瘧茫瑸橹袊衬卫碡暙I科技力量。
9 月,極飛 P150 與 P60 農業無人機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 (FAA)豁免許可,在美國可以合法飛行。
10 月,極飛與日本拜耳再次達成戰略合作,推動極飛智慧農業產品在日本的普及,共同應對日本農村老齡化問題。同月,首批極飛 APC2 農機自駕儀抵達土耳其,正式進入歐洲市場。
11 月,極飛與世界知名農業信息化公司 Pix4D 聯合發布農業無人機變量處方作業解決方案,推進精準農業的進程。
這些小小的里程碑記錄著我們的努力與成就,也激勵著我們在智慧農業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與創新。
而談及今年的 XAAC 2024,主題為何是 “未來農場,近在眼前” ,其背后有著深刻寓意。七年前的 XAAC 2017 同樣在廣州舉辦,當時的主題正是 “未來農場”。那時我們提出了一個構想:如果未來年輕人回鄉種地,會以怎樣的方式,而未來農場又應該是什么樣。
基于這一構想,在過去的 7 年間,我們不斷突破、創新,專注于建設數字農業基礎設施、開發精準農業裝備和打造智慧農業管理模式這三件事情。
時至今日,極飛的渠道網絡已覆蓋至全國 1007 個縣域,這意味著中國超過一半的農業大縣都能享受到極飛的先進產品和優質服務。那么,誰在購買我們的產品呢?
從最早的職業飛手和社會服務組織,到后來加入的種植戶和家庭農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極飛的產品,而且 50 歲以上用戶的比例持續上升。如今,我國家庭農場的數量已經超過了 300 萬個,他們共同構成了中國未來農業的基本盤,而如何更好地服務好這些農場,成為了極飛的主要任務。
為了驗證極飛的產品確實能夠給農戶帶來綜合效益的提升,我們于 2021 年啟動了超級棉田項目。我們從公司選派了兩名 90 后年輕人前往新疆庫爾勒,利用無人機、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管理 3000 畝高標準棉田,成功探索出一套全程無人化的農場管理模式。從耕種到收割,過去需要 30 人管理的繁重工作,現在只需 2 個人就可以完成了。
今年 10 月份,超級棉田迎來了一次驚喜,平均畝產達到 529.14 公斤,創下了當地的高產紀錄。我們統計了管理過程中降本增效的成果,發現今年種植成本節省了 21.5%,水肥藥用量有所下降,勞動強度也大幅降低。
四年的超級棉田實驗讓我們深刻認識到,農業生產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技術之間的競爭比的不是某個單項能力,而是這些技術所構建的價值網絡。
農戶需要高精度、易操作的農機導航
極飛是一家農業科技公司,這是 2019 年寫在極飛發展戰略里的定位。也是從那時開始,我們圍繞 “耕種管收” 四個關鍵環節著手研發更多的產品。
農機自駕儀是極飛為解決 “耕、種、收” 環節作業難題而開發的產品?;仡櫰浒l展歷程,最初在 2013 年自駕儀剛進入市場時,售價高達十幾萬元一臺,這讓大多數農戶望而卻步。后來,隨著政府推動農業科技應用的補貼政策出臺,每臺自駕儀的補貼達到 3 萬元,銷量逐漸攀升,價格也隨之下降。
到了 2019 年,得益于中國北斗導航技術,特別是 RTK 高精度技術的國產化,自駕儀的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國產化進程加速。同年年底,極飛發布了第一代極飛 APC 自駕儀,售價 14999 元,成為當時性價比高的產品,凝聚了極飛團隊大量的創新。
隨著市場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主動選擇并購買極飛的自駕儀產品。2023 年,我們推出了第二代 APC2 自駕儀,售價是 6500 元。該產品一經上市,迅速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銷售量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突破了 1 萬臺。
今年,我們推出了最新一代極飛 APC3 農機自駕儀。與上一代相比,APC3 的集成度更高,所有核心組件都巧妙地集成在一塊電路板上。這種高度緊湊的設計給我們的研發團隊帶來了巨大挑戰,他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經過無數次試驗與改進,才呈現出如今的效果。
APC3 在性能上與 APC2 相當,甚至在某些方面的表現還更優秀。它不再需要拆卸原來拖拉機上的方向盤,可以直接使用現有的方向盤,為用戶提供極大的便利??紤]到部分拖拉機或農機中間位置緊湊,無法套接方向盤,我們還推出了一款標準方向盤,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此外,根據用戶意見反饋,我們對極飛農機 App 進行改進升級,推出了 4.0 版本。新版本支持豎屏操作,更符合手機用戶的使用習慣,并且技術參數設置界面更加簡潔、易用和易懂,大大降低用戶的安裝和使用門檻。
不僅如此,我們還對插秧機自動駕駛套件進行了優化,提升了其兼容性。新一代套件不僅支持九保田插秧機,沃得和洋馬等品牌的插秧機也能適用,應用范圍更廣泛。
無人機是解決農田管理問題的關鍵
“管” 是農業生產過程中投入時間最多的環節。根據我們的統計,管理環節占據了整個農業生產 70%-80% 的時間,并且伴隨著較大的成本投入。因而,誰能有效解決農業生產管理的問題,誰就能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在管理環節,極飛因農業無人機而被大眾熟知。農業無人機從最初僅能執行噴灑任務,到如今能夠完成全自主播種、撒肥以及農業吊運作業,是極飛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和應用擴展的結果。最新發布的極飛 P150 Pro 農業無人飛機,全面升級了飛控、感知、任務系統和電力系統,擁有最高 80 公斤的載重能力,展現出更極致的全自主作業表現。
P150 Pro 仍然采用穩定可靠的四旋翼結構,這種架構經過長時間的驗證,已被證明在維護成本和可靠性方面是最優解;同時也延續了分體平臺設計,可在不同任務系統之間快速切換,機臂與螺旋槳雙折疊,則進一步提升了轉場和運輸的便利性。除了結構優化外,今年 P150 Pro 在智能化程度上更進一步,實現了全場景的智能化作業。
全新智能控制系統 —— SUPERX5 UItra 算力較上一代提升了 2.5 倍。在長度為 200 米的農場內,P150 Pro 往返飛行同一航線僅需 53 秒,相較于上一代 P150 效率提升了 18.5%,比 P100 Pro 提升了 30% 以上。同時,全新的感知系統擁有性能更強大的 4D 成像雷達,掃描范圍覆蓋上下 240°、左右 120° 的廣闊區域,探測頻率達到 30 赫茲,比上一代雷達提升 10 倍,能夠游刃有余地全速避障。而全新的廣域視覺系統,擁有垂直 150° 與水平 100° 的超寬視野,全方位捕捉周圍環境信息。
這些精細調控的改進,凝結了極飛研發團隊無數個日夜的努力,也正是在這些先進技術的加持下,P150 Pro 對電線、斜拉線等復雜結構物體的感知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用戶無需依賴三維地圖就能高效、精準地完成飛行作業。
廣域視覺系統結合 AR 現實增強顯示功能,使得無人機能夠在遙控器界面上直觀顯示障礙物與自身的距離。障礙物還會以網格形式被精準標注,大大提升了操作的直觀性和安全性。
AR 現實增強顯示功能,對復雜結構物體感知能力更強
這就是 AR 現實增強顯示功能,一項由我們首創并引領行業的技術。它的實用性或許將遠超預期,未來將改變整個行業的格局,就像當年 RTK 厘米級定位、離心霧化噴頭和搖擺螺旋槳技術等所帶來的革命性變化一樣。
不會再因為水肥管理而睡不好
智慧農場線產品承載著極飛的諸多夢想,其中一些正在逐步變為現實。它也是中國乃至全球農業向現代化、智能化轉型的縮影。
很多人以為當農場主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但事實上,管理農田遠比想象的要復雜,尤其是在灌溉和施肥環節。對于擁有眾多灌溉閥的大型農田,農場主常常面臨著三大難題:跑斷腿、難調節和靠直覺。
假設你的農田面積很大,灌溉閥分布廣泛。每當需要調整水量或檢查閥門狀態時,你必須親自走到田間,甚至有時還找不到閥門。這不僅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和時間,還可能要在炎熱的陽光下忍受身心的疲憊。
此外,調節每個灌溉閥的水流速度和作業時間也并非易事。農場主需要考慮作物的生長需求、土壤濕度、天氣變化等多個因素。但在實際操作中,農民往往依賴踩灌溉管的方式來大致判斷水壓,并據此調節水量。這種方法既不科學,也很難確保精準,甚至可能因灌溉不當而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
由于缺乏詳盡的科學數據支持,農場主通常也只能憑借個人經驗和直覺來制定灌溉與施肥計劃。這種“靠直覺”的管理方式不僅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還可能導致資源的浪費或作物損害。
因此,我們在去年推出了極飛智能灌溉閥,有效解決開關閥和水流供應的難題。目前,全國已經有 466 個農場應用極飛智能灌溉解決方案,超過 2 萬個灌溉閥投入使用。
在此基礎上,我們帶來了極飛第二代智能電動閥,專為實現“一部手機澆好地”的愿景而設計。無論農田是 5 公里、10 公里還是更遠的距離,或者是地里有 100 個、 1000 個甚至是更多的閥門,用戶只需打開極飛農場 App,便可足不出戶遠程精準控制灌溉作業,輕松實現高效的水肥管理。電動閥內置高精度傳感器,在壓力不均時可一鍵調勻,確保每個灌溉閥輸出適量水流;同時,農場主還可以通過 App 回看灌溉過程,根據作業報告調整生產計劃。
此外,我們還研發了極飛注入式施肥機,將配兌好的肥料與灌溉水定時、定量、按比例地輸送至作物根系,實現精確的水肥供應。過去農場主為了施肥不得不親自或請工人熬夜守候,憑借經驗操作閥門,且常常遇到施肥時機不當或施肥量不均等難題。
注入式施肥機更多應用于經濟作物和果園等場景,但對于大多數農田,壓差式施肥機則更為常見。從開啟水泵、設定施肥時長和用量到監測管道內的肥料濃度,極飛的壓差式施肥機全程自動化,而用戶能夠在 App 上時刻了解到設備狀態和施肥進度。很多農場主曾向我們抱怨,因為施肥問題無法安穩入睡,而我們的智能水肥管理系統正是為了解決他們的煩惱。
智慧農場產品的研發成果體現了極飛對技術和創新的不斷追求,也正因為這種執著,我們在市場得到了快速增長。
發展智慧農業是必經之路
最后,我們也想和你分享一些今年的見聞,或許可以解答我們為何要致力于構建智慧農業生態系統這一問題。
今年 3 月,我們來到了美國亞拉巴馬州,見到了 500 位農業無人機的終端用戶,他們都是一些美國大型農場的管理者。原本我們認為這些大農場主不會對小型農業無人機感興趣,但今年我們發現,他們的想法開始發生變化。
上圖的這臺直升機是這些農場主們之前使用的裝備,能攜帶 800 加侖(約 360 公升)的水和農藥。使用這類直升機進行噴灑作業,其飛行 1 趟相當于我們搭載 70 升藥箱的農業無人機飛 6 趟,然而無人機的成本卻不及直升機的 1%。也正因如此,美國的農場主們不得不開始選擇極飛農業無人機來降本增效。
除了美國,我們還走訪了巴西和多個拉美國家。在作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國之一的巴西,我們看到了本地農戶也面臨著勞動力短缺和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下面這張照片是沙特阿拉伯上空拍攝的衛星圖,顯示的是被稱為“沙漠中奇跡”的圓形農田。放大后,可以看到每個圓餅大約代表著 1100 畝左右規模的土地,其中指針型噴灌車以水源為軸心旋轉,對農田進行灌溉。
通過這種中心樞軸灌溉系統,當地農戶種植出了沙特 60% 的糧食,但由于需要從幾百米的地下含水層中抽取水源進行灌溉,也不斷增加了地下水開采量。而且這套設施也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在 40 度的高溫天氣下,每片農田的幾十個閥門都得逐一開啟和關閉,導致從事這項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我國新疆和田地區。那里也是圓形農田,使用指針型噴灌車來灌溉小麥、蔬菜等作物。前幾年,為了節約地下水,農戶把噴灌車改成手動閥,1.8 萬畝農田需要 60 個工人每天騎著電動車在田間穿梭開關水閥,尤其是夏天基本沒有休息時間。此外,由于水壓不均,還常常發生水管爆裂等問題。
通過走訪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們發現,全球農業面臨著三大挑戰:勞動力短缺、氣候變化和糧食安全。大家也因此建立起一個共識:智慧農業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經之路。
從 17 年前極飛開始為技術尋找應用行業,到 11 年前進入農業領域,再到 7 年前提出了 “未來農場” 的概念,我們不斷為這個行業研發關鍵技術,提供更多解決方案,推出一代又一代的創新產品。
今天,相信在大家心目中,極飛已經真正從一家無人機公司成為了農業科技公司。未來,當農戶走進縣城里的智慧農業門店時,我們希望他能夠像走進城市的智慧生活館一樣,感受到“未來農場”的魅力。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能夠加入農業并農業,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