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牛羊存欄 4 億頭只,居世界首位,如此龐大的養殖體量為我國提供了優質豐富的畜產品資源,但其產生的腸道甲烷成為農業活動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
為實現我國雙碳戰略目標,生態環境部等多部門聯合發布《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方案指出科學控制腸道發酵甲烷排放。以畜禽規模養殖場為重點,選育推廣高產低排放畜禽品種,推廣低蛋白日糧、全株青貯等技術,合理使用基于植物提取物、益生菌等飼料添加劑和多功能營養舔磚,改進畜禽飼養管理,實施精準飼喂,探索高產低排放技術模式,引導降低單位畜產品的腸道甲烷排放。
目前控制反芻動物腸道甲烷排放的技術方案涵蓋多個方面,主要涉及奶牛養殖環節中的飼養管理、牛群管理、糞污管理和能源管理環節。
針對這些環節,已經有多種甲烷減排策略,比如飼養管理中的精準飼喂、日糧配比及成分調整等,牛群管理中的牛群結構調整,糞便管理中的堆肥、酸化等處理,以及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的能源管理。
中國規模化奶牛場已成為奶牛養殖業的主流模式,在生產環節中面臨著巨大的環境壓力,除了糞污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外,當前規模化奶牛養殖場腸道甲烷排放量所帶來的溫室氣體問題同樣不容忽視,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系統且全面的減排技術指南,旨在降低規模化奶牛養殖場腸道甲烷排放、提高動物能量利用效率,帶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為助力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及畜牧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規模化奶牛場甲烷減排技術指南提供了規模化奶牛養殖場甲烷減排中涉及的總體要求、飼養管理、牛群管理、環境管理、糞污管理和能源管理等方面的指導。在總體要求中,規模化奶牛養殖場的甲烷減排技術工藝包括飼養管理、牛群管理、糞污管理、能源管理等方面。
其中,糞污管理有周期性地將糞污從牛舍地板清除并進行固液分離,減少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氣體的排放;對糞便清除設備進行周期性地維護,并選擇合適的清理頻率,降低對電能的過度消耗;通過厭氧發酵生產出沼氣,作為新能源供應牧場,減少其它化石能源的使用;沼氣生產結束后的沼渣、沼液,仍含有大量的可降解有機物,應通過覆蓋物或酸化的形式進行處理,以降低甲烷的排放。
在能源管理方面,包括:
一、可再生能源生產
可再生能源生產包括沼氣能、風能和太陽能等綠色能源,利用再生能源滿足牧場部分需求并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
二、節省化石能源使用
1.降溫節能。
通過搭建遮陰棚、運行牛舍智能溫控調節設備、配制節能電扇等措施降低奶牛場夏季降溫所產生能耗。
2.照明節能。
用熒光燈、鈉燈和 LED 燈等節能燈替代傳統的鎢絲白熾燈,采用感光器調節舍內光照,安裝通風口或屋頂窗戶增加自然光進入圈舍。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