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是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而從農牧業大區向農牧業強區轉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畜產品穩定供給是內蒙古當下頭等大事。
2023年12月19日,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理論研討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落幕,百余名專家共同為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探路”。那么,內蒙古如何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
目前,圍繞建設好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內蒙古已研究制定了《關于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的實施方案》,頒布實施了《內蒙古自治區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促進條例》,明確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具體任務目標的同時,也提供了應有的政策保障。
2023年10月,《國務院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簡稱《意見》)發布,其中提出“大力發展生態農牧業”,為內蒙古立足綠色生態優勢推動農牧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動力。不僅如此,為了促進自治區肉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內蒙古自治區肉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簡稱《肉業發展促進條例》)出臺,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肉業發展促進條例》總共六章四十五條,包括畜禽種業、畜禽養殖以及屠宰、加工和銷售、服務和保障等。肉牛種業是肉牛產業的“芯片”,保證了肉牛種業,也抓住了產業發展的命脈。
該條例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將現存種質資源信息錄入數字種質資源庫,實現資源庫共享共建;自治區人民政府應當支持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畜禽核心育種場建設,完善設施設備,加強飼養管理自動化、測定評估智能化等,保障畜禽優質種源供應等。
作為國家的“糧倉”“肉庫”“奶罐”,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內蒙古已經具備了一定基礎,但也有亟需補齊的短板。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副廳長趙玉生曾表示“基地建設中還突出存在基礎設施配套水平低、規模化發展水平低、加工轉化水平低、科技支撐水平低等問題。”
在畜禽養殖方面,該條例提到,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進優質高產飼草生產基地建設,提高飼草供應與畜禽養殖規模等;加強草原水利、電力、飼草料加工儲備等基礎設施建設,扶持畜牧業大數據應用和智慧牧場建設,完善智能飼喂、精準環控、畜產品自動化采集加工、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健康養殖和綠色高效設施裝備技術,提升畜禽養殖設施化水平等。
針對屠宰、加工,該條例明確自治區加強畜禽產品冷鏈加工配送物流體系建設,鼓勵屠宰加工企業配置冷鏈運輸設備,推動物流配送企業完善冷鏈配送體系,拓展銷售網絡,促進運活畜禽向運肉轉變;提高精深加工和副產品綜合利用水平,鼓勵配套建設畜禽產品精細分割、預制菜、冷鏈運輸、貯藏等體系。
“硬核支持”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讓各地鼓足“牛氣”、使出“牛勁”、大干“牛事”。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韶春表示,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內蒙古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有能力讓“中國飯碗”里裝更多“內蒙古糧”。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