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咨詢公司高德納(Gartner)發布了年度“汽車制造商數字化指數(Gartner Digital manufacturers Index)”,對22家汽車制造商進行了九個維度的評估,利用了13,919個不同的數據點,并得出結論:若想趕上造車新勢力的數字化競爭力,傳統汽車制造商需要彌補巨大的鴻溝。
從國家的層面來看,該指數表明,在爭奪軟件霸主地位的競賽中,美國汽車制造商總體上略領先于中國汽車制造商。歐洲遠遠排在第三位,韓國緊隨其后,而日本的表現不如以前。高德納分析師Pedro Pacheco向《歐洲汽車新聞》表示,“軟件應該是當今汽車制造商最優先考慮的問題。在這個發展非常迅速、激進的領域,沒有自滿的余地。”
中國汽車制造商表現突出
盡管所有汽車制造商都知道,他們需要設法從軟件中產生收益,但該指數顯示,與特斯拉、Rivian和蔚來相比,傳統品牌想要真正轉型為軟件優先的公司還很艱難。
2024年汽車制造商數字化指數顯示,特斯拉仍然是領頭羊,但是得分比2023年下降4%。Pacheco指出,“特斯拉開始在智能網聯功能上顯現出一些缺點,因為車輛仍然沒有5G、沒有衛星連接,APP的用戶得分也在下降。”
特斯拉分數下滑的另一個原因是,其領導團隊一直在變動。上個月,特斯拉負責財務和業務運營的副總裁Sreela Venkataratnam辭職,是該公司五個月內第四位離職的高管。Pacheco表示,“目前還不是百分之百清楚特斯拉的高層是如何運轉的。特斯拉的領導團隊中仍然有很多專業人才,但最近發生了很多變化,現在判斷特斯拉將如何發展還為時過早。”不過,特斯拉也受到了該指數的表揚,因為其無線軟件更新業務已經可以產生營收。
與此同時,中國和美國的其他電動汽車制造商開始追趕特斯拉。排名第二的蔚來汽車在該指數中的得分提高了2%,小鵬汽車和Rivian的分數各自上漲了13%。例如,Rivian通過給新款R1T皮卡和R1S跨界車配備新的計算機網絡和區域電子架構,提高了車輛的效率。根據該指數,Rivian的區域架構被認為是市場上最先進的架構之一,因此該公司在這一維度上與蔚來、特斯拉和小鵬并列第一。
此外,吉利和比亞迪等其他中國汽車制造商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傮w而言,中國汽車制造商的平均表現非常好。
然而,捷豹路虎的排名墊底,得分與去年也幾乎相同。Pacheco認為,這家英國汽車制造商“需要在各個方面進行改進”,包括提高領導層的技術知識、優先考慮汽車軟件、提高軟件工程師的薪酬、采用更現代的汽車架構,以及在自動駕駛和電氣化方面邁出一大步。
豐田排名倒數第三,分數比2023年下降了7%。其中一個原因是,豐田汽車軟件部門的負責人不再向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匯報工作,傳遞出來的信息是豐田對軟件業務不夠重視。
傳統車企轉型需要時間
Pacheco表示,任何一家傳統汽車制造商想要轉型為一家科技公司都需要很長時間,并稱大多數傳統品牌的主要弱點在于,與競爭對手相比,它們的領導力、文化和人才顯然不夠重視軟件。
Pacheco指出,有幾家造車新勢力的首席執行官都是從科技領域起步,因此當出現與軟件相關的重大問題時,他們會立即解決。相比之下,只在汽車行業工作過的首席執行官通常對技術問題不夠重視。此外,許多傳統品牌的軟件業務負責人往往不是執行董事會的成員,或者不向首席執行官匯報工作,因此處理方式也不同。
為了扭轉這一趨勢,傳統汽車制造商的領導者需要“優先考慮軟件”,也就意味著領導者必須優先考慮技術,創造一種強調軟件的文化,并確保公司能夠吸引和留住頂尖的技術人才。就目前而言,許多傳統汽車制造商給頂級軟件工程師的薪水,無法達到或超過他們從科技公司獲得的薪水,因此他們離開了。
在Pacheco看來,改變一家公司的文化仍然“非常困難”。“造車新勢力生來就更像一家軟件公司,而傳統汽車制造商則不是。因此,傳統汽車制造商的公司文化需要進行重大轉變,而這需要從高層做起。”例如,在董事會層面推動變革可能非常困難,因為許多高管來自傳統的汽車行業。Pacheco指出,董事會還希望取悅那些看重短期利潤的股東,讓首席執行官在推動公司軟件方面的重大變革時陷入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