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亞洲大學和仁荷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于光的網絡新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將“Li-Fi”的速度提高到射頻Wi-Fi速度的100倍。
Li-fi是一種利用可見光傳輸數據的通信技術,其速度遠超Wi-Fi,而且帶寬高,可以同時傳輸豐富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Li-fi通過只將數據傳輸到有光照射的區域來確保強大的安全性。
最重要的是,它利用了現有的室內照明基礎設施——如LED,消除了單獨安裝的需要。然而,在實際照明系統中實施可見光通信(VLC)會降低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最近,由浦項工業大學(POSTECH)化學工學系的Dae Sung Chung教授,與亞洲大學智能半導體工學系研究員Dowan Kim、Dong-Woo Jee教授、Hyung-Jun Park教授,以及仁荷大學材料科學工學系教授Jeong-Hwan Lee等共同組成的研究小組取得了一項重要成果。他們成功地利用室內照明無線通信技術,通過減少光干擾和開發出一種新型光源,提升了通信效果。這項研究的成果已經發表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雜志上。
在可見光通信(VLC)技術中,當使用LED作為單色光源時,會出現干涉現象,即相同波長的光在相交時會導致振幅的合并或抵消。這種現象會影響通信質量。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該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新型光源,以取代傳統的單色光源。
通過結合紅色、綠色和藍色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研究小組制作出一種能夠模仿標準白色照明的新型光源。這種光源的優點在于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干擾區域,從而提高通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這一創新為室內照明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此外,該團隊還研發了一種腔體結構,以增強OLED在各個波長下的顏色表現。他們還巧妙地將法布里-珀羅結構與有機光電二極管(OPD)相結合,使OPD能夠選擇性地對特定波長的光進行吸收。
經過測試,該團隊開發的復合白光表現出比傳統光源更低的誤碼率(BER)。誤碼率是一個重要的數字信號質量量化指標,表示傳輸中的錯誤比特與總傳輸比特之比。這一顯著優勢使得該光源有效抑制了不同光源間的干擾,從而確保了信息傳輸的準確性。
研究團隊負責人大成忠教授解釋說:“與傳統的單一波長光源不同,我們的光源混合了三種不同波長的光,這使得它能夠避開干擾,從而大大提高了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準確性。”他還展望了這一技術在未來的應用:“我們預期這一技術將成為各行業未來發展的有益工具,尤其作為利用傳統照明系統的下一代無線通信解決方案。”
在多通道的VLC系統中,該團隊采用了紅、綠、藍三種波長不重疊的OLED來生成混合白光,以盡量減少各通道之間的干擾。這種系統還利用OPD對光進行選擇性吸收,進一步增強了通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