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頓氧化廢水技術的原理 芬頓氧化廢水技術是一種高級氧化處理方法,主要用于處理含有難降解有機物和某些特定污染物的廢水。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二價鐵離子(Fe2)和過氧化氫(HO)在酸性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羥基自由基(·OH),這是一種強氧化劑,具有高的氧化能力。
1. 反應過程:在芬頓反應中,過氧化氫在二價鐵離子的存在下分解,產生羥基自由基。這個過程可以表示為: \[ Fe^{2+} + H_2O_2 \rightarrow Fe^{3+} + OH^- + \cdot OH \] 羥基自由基隨后與其他有機物發生氧化反應,將有機物轉化為無毒、無害的產物,如二氧化碳和水。
2. 氧化能力:羥基自由基的氧化電位非常高,僅次于氟,這使得它能夠有效地降解各種難降解有機污染物,包括多環芳烴、多氯聯苯等。
3. 應用范圍:芬頓氧化技術廣泛應用于處理含有難降解有機物的廢水,如印染廢水、含油廢水、含酚廢水、焦化廢水、含硝基苯廢水和二苯胺廢水等。
4. 優勢與挑戰:芬頓氧化技術具有高效去除難降解有機物的能力,但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如產生大量鐵泥、運行成本較高以及對設備的要求高等。
總之,芬頓氧化廢水技術通過利用強氧化劑羥基自由基來降解有機污染物,是一種有效的廢水處理手段,尤其適用于處理那些傳統方法難以處理的復雜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