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除塵器自1974年開始收集O外的有關資料,并著手研制工作1975年設計并研制成功了過濾面積為150平方米的我國臺噴氣式回轉反吹扁袋除塵器樣機,經初步調試成功。1976年1月正式用于機修總廠落砂地坑的除塵,1978年研制成了500平方米的機械回轉反吹扁袋除塵器用于電爐煙氣凈化系統,1978年與上海新滬鋼鐵廠協作制成了1000平方米的機械回轉分圈反吹扁袋除塵器,運行多年來的實踐證明,這種除塵器具有高效低阻,維護簡單,運行可靠等優點,適用于細微粉塵的工藝回收和除塵凈化,排放濃度可遠低于O規定。
1978年一機部設計總院在上海召開的電爐煙氣凈化交流會上,本除塵器曾獲得較高的評價。目前它已逐步在機械,冶金電力等部門工廠推廣使用。總院設計處根據使用情況又進行了改進,更趨于完善,目前發展到Ⅲ型。
一、構造及工作原理
它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1、上箱體:包括除塵器蓋、旋轉揭蓋裝置、清潔室換袋入孔、觀察孔,凈化后出氣口。
2、中箱體:包括花板、濾袋、濾袋框架、濾袋導口、過濾室筒體、含塵氣體進氣口入孔門。
3、下箱體:包括定位支承架、灰斗、星形卸灰閥、支座。
4、反吹風清灰機構:包括旋臂噴口反吹風機旋轉減速機構。
反吹風旋臂由置于頂蓋上的減速器驅動,反吹風機置于頂蓋,通過中心管與旋臂連接進行閉路反吹。
卸灰星形閥電動減速機構及其支架、除塵器支架及平臺、梯子、反吹風機基礎,循環風管路應視現場具體情況進行設計和安裝。
工作原理:
過濾工況,含塵氣體于切向進入過濾室上部空間,大顆粒及凝聚塵粒離心力作用下沿筒壁旋落灰斗,小顆粒彌散于過濾室袋間空隙從而被阻留,凈化空氣透過袋壁經花板上濾袋導口匯集于清潔室,由通風機吸入而排放于大氣中。
再生工況,隨著過濾工況的進行,粉塵附于布袋表面,濾袋阻力逐漸增加,當達到反吹風控制阻力上*,由與除塵器前后上的接口相連的差壓變送器發出訊號自動啟動反吹風機構工作。
具有足夠量的反吹風氣流由旋臂噴口吹入濾袋導口,阻擋過濾氣流并改變袋內壓力工況,引起濾袋實質性振擊,抖落積塵,旋臂轉動對濾袋逐個反吹。當濾袋阻力降到下*,反吹風機機構自動停止工作,
反吹機構,為節約反吹風機的動力,減少反吹清灰。不受使用場合氣源條件的限制,易損件少,維護簡便,運行可靠,克服了壓縮空氣脈沖清灰的弊病,反吹風作用距離大,可采用廠濾袋,充分利用空間,占地面積小。
1.殼體旋風除塵器流型設計,能起局部旋風作用,減輕濾袋負荷,圓筒拱頂的體形,受力均勻,抗暴性能好。
2.采用了設備自帶的高壓風機反吹清灰,不受使用場合氣源條件的限制,易損件少,維護簡便,運行可靠,克服了壓縮空氣脈沖清灰的弊病,反吹風作用距離大,可采用廠濾袋,充分利用空間,占地面積小。
3.采用梯形扁袋在圓筒體內布置,結構簡單、緊湊。過濾面積指標高,在反吹風作用下,梯形扁袋振幅大,只需一次振擊,即可抖落積塵,有利于提高濾袋壽命。
4.用除塵器的阻力作為信號,自動控制回轉反吹清灰,視入口濃度高低,自動調整清灰周期,較之定時脈沖控制方式更為合理可靠。
5.頂蓋設有回轉揭蓋裝置及操作入孔,換袋在頂部清潔室操作,不必揭蓋。
6.除嚴寒地區外,本除塵器可室外露天設置,不用建造除塵器間。
二、性能及選用說明:
1.回轉反吹扁袋除塵器過濾面積按下列公式計算。
F=L/60V(m2)
式中:L——通過除塵器的過濾風量(m3/h)
V——過濾風速(m/min)
2.過濾風速的選定
對于過濾溫度高(80<t<120℃),粘性大,濃度高,粒顆細的含塵氣體,建議按低檔負荷運行,采用過濾風速V=1.0-1.5m/min。選用A型規格。
對于過濾常溫(t≤80℃),粘性小,濃度低,顆粒粗的含塵氣體,建議按高檔負荷運行,采用過濾風速V=2.0-2.5m/min。選用B型規格。
3.工作阻力
常溫工況空載運行阻力為300-400Pa負載運行,阻力控制范圍應與所選用的過濾風速相適應。
過高濾速運行工況,選用工作阻力1100—1600Pa。
對低檔運行工況,選用工作阻力800—1300Pa。
4.過濾效率
對煤粉灰及電爐高溫(冷卻以120度)超細金屬氧化物粉塵,經實踐驗證排放濃度可遠低于O排放標準,過濾效率達99.2—99.75%
5.入口溫度
濾袋濾料采用“208”工業滌綸絨布。根據其熱力性能(耐溫150℃)設計。
選用時建議對穩定高溫煙氣入口溫度不超過120℃。對不穩定偶爾出現(時間一般不超過5分鐘)的高溫煙氣,在濾袋粘灰的條件下,入口溫度短期允許放寬至150℃,如果采用耐高溫濾料,入口溫度還可提高,根據目前條件可達250℃。
6.入口濃度
入口濃度并不影響過濾效率,但濃度過高使濾袋過載,反吹風機頻繁動作影響濾袋壽命。所以入口濃度不宜超過15g/Nm3(對較粗粉塵可以酌情放寬),當入口濃度超過上述規定時,應前置一級中效除塵器,預先除掉粗塵粒。
7.濾袋壽命
正常使用壽命不少于一年。
8.防爆措施
當使用在易爆場合時,在除塵器中箱體及頂蓋應高翻板式防爆門,頂蓋與清潔室間必須增設斜銷式緊固件。選用時應予以說明。
三、配件選用說明
1、反吹風機:
反吹風機參數與反吹風管路接法有關。
若采用大風反吹,即反吹風機入口與大氣相通,此時清潔室負壓亦為反吹風作用壓頭,但反吹風量成為系統的一種漏風因素,減少有效吸塵風量。且在高溫工況下易產生結露現象。若采用循環風反吹,即反吹風機吸入口與清潔室相通,此時反吹風系統自成回路,消除了漏風因素和結露可能,但不能利用清潔室負壓,所選用風機風壓即為反吹風實際需用壓頭。
故如有特殊要求或工況可在反吹風機入口處加閥門,調節風量。
2、旋臂傳動機構
旋臂回轉速度應嚴格按附表中參數選定。選用XLED型或BLED型行星擺線針輪減速器,亦可根據當地產品供應情況,在滿足要求的輸出軸轉速和扭矩的前提下,配用其它減速裝置。
3、卸灰裝置
灰斗下口設計配備專用星形閥。對一、二圈布置濾袋了除塵器配用φ300星形閥,對三四圈布置濾袋的除塵器配用φ400星形閥,或對應的YJD—10—30卸料閥均有鎖氣可靠等特點。
4、反吹風自控方案
采用定阻力控制方式以除塵器阻力作為訊號控制反吹風機構自動啟閉工作取壓管接在除塵器進氣口的風管上。
為觀測和監視除塵器的實際阻力,應如原理圖上所示加設U形壓力(0—300mm)及其接管。
XWD1—102型電位差計兼能自記自控,用戶亦可根據當地產品供應情況錄活配用。
對于間斷工作的使用場合也可采用U型壓力計指示,手動控制反吹風工作或采用定時控制方式。
四、型號指示方式
144ZC-II-5.0-ANP570回轉反吹扁袋除塵器。
項:144為濾袋數量。
第二項:ZC是指回轉反吹的拼音字頭,其中“Z”是指“轉”的漢語拼音字頭,“C”指“吹”的漢語拼音字頭。
第三項:II—是指設計序號。
第四項:5.0是指袋長(米)。
第五項:根據過濾風速V=1.0-1.5米/分的風量。B型尺寸用于V=2.0-2.5米/分的風量。
第六項:根據入口的旋轉方向,分為N旋、S旋兩種,N表示入口逆時針旋轉,S表示入口順時針旋轉,系列化圖紙按逆時針旋轉繪制(即N旋)。
第七項:根據出口風管形式,分為平出口與下出口兩種。P表示平出口,X表示下出口,系列化圖紙按平出口(即P型)繪制成。
第八項:570為公稱過濾面積m2。
五、安裝注意事項
1.安裝前檢查設備零部件是否完整,運輸時有無遺失和損壞。
2.為保證設備的穩定性,安裝設備的地層要求平整,機腳放在安裝位置后,要用水平儀校平,鎖緊,然后再安裝除塵器本體。
3.除塵器各連接部位均應襯以橡膠石棉封墊,將連接螺栓擰緊并應保證每個部件的密封性。
4.反吹風轉向機構應靈活。
5.安裝濾袋時應將絨面朝外。
六、使用及維修保養
使用注意事項
1.除塵器使用時,應先用轉動手傳動機構,*時,才可啟動電機。
2.在使用中經常檢查各連接部位的密封性,上揭蓋除塵器應檢查維修門的密封性,連接螺栓不應松動。
3.所有傳動機件工作應平穩,不應發出過大噪音,軸承的溫升不超過40℃。
4.濾袋接口管與花板間不得露氣、串氣。
維修保養
1.殼體:隨時擰緊松動螺絲,及時更換密封部件失去密封作用的零件,補刷脫漆和定期刷漆,防止箱體銹蝕。
2.濾袋:如發現出風口處有冒灰現象,須檢查濾袋口與花板密封性,檢查濾袋是否破了,破袋需及時維修更換。
3.反吹裝置:經常檢查反吹裝置運轉是否正常,定期檢查減速箱油面,將磨損的零件及時更換。
4.排灰系統:經常檢查電機和軸承溫度,對減速箱定期注油,磨損壞的零件及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