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摘要:除濕機產品可分為家用和商用兩大類,行業內又將商用類除濕機細分為民用除濕機及工業除濕機兩類。
現狀:內銷市場,家用商用大相徑庭
家用除濕機在中國的發展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但仍然處于初級狀態。總體容量非常有限,遠遠沒有形成規模。出口是中國家用除濕機的主要銷售方向。可以看出,2001年中華商務網監測的13家主要企業的除濕機總出口量僅有20多萬臺,而到2005年已經達到了205萬臺。另據統計,2005年中國除濕機行業總銷量是250萬臺,這其中近96%的份額都是用于出口。雖然出口迅猛增長,國內市場的需求仍未打開,但也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2005全年內銷7.2萬臺,占總銷量的3%;內銷額為2億元,占總銷售額的12%。和許多制造業一樣,家用除濕機行業也受到了來自原材料價格飛漲的壓力,利潤狀況不容樂觀。據業內人士透露,整個行業平均利潤不到5個百分點,甚至有部分企業在虧損經營。
生產企業中,LG和飛達仕通過接受國外訂單進行生產出口,其他大部分國產企業如TCL-德龍、美的等也是主攻海外市場。
商用除濕機的消費群體大體分為兩類。*類用戶對產品需求不復雜,只要能滿足除濕即可,但對價格的敏感度較高;第二類是實力較強的單位及一些科研所等機構,對機器的性能要求較高,價格則是次要考慮因素。
在國內的生產企業中,正島是較早涉足除濕機領域的企業,正島近幾年開始迅速成長。許多大企業出于各方面因素考慮,比如市場成熟度、消費價格接受度等,主動放棄了國內市場。
品牌格局
從除濕機的品牌定位格局中可以看出,目前這個行業中還沒有真正形成規模的品牌和企業,從中華商務網監控的主要品牌看,2005年銷售收入超過億元的企業,大部分企業的銷售收入都在1000萬元之下,品牌格局還僅是一個雛形。形成這樣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較小的市場需求影響了產業的發展。除濕機行業的市場容量不到20億元,國內市場更是微乎其微,在沒有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各企業對該產品的重視度不夠,除濕機只能成為一個附屬的小產品,而目前的專業除濕機企業又沒有足夠的實力來大力推廣。
二是除濕機產品目前品類繁多,應用領域也紛繁復雜,造成銷售渠道雜亂,同時每種產品的需求量都相對較少,這也給企業在推廣及銷售造成較大困難。
目前在內銷市場銷售的*還是以國產或合資品牌為主,另外還有部分進口品牌,以SEN森井、通用為代表,他們的產品定位于,價格也較高。
從除濕機短期的發展態勢來看,這種局面還將維持很長的一段時間。雖然近兩年國內市場的需求有較快增長,但市場需求的量還是有限,很難讓眾多有實力的品牌介入,品牌自然也無法形成。
但畢竟作為一個細分的市場,除濕機行業的市場及利潤空間仍客觀存在,因此還是會吸引新的品牌不斷進入。
產品特點
目前,除濕機企業主要有三類,一是以美的、TCL為代表的家用空調企業以家用除濕機為主導,這些企業在的技術及國內銷售渠道方面有明顯優勢;二是以特靈、約克為主的商用空調企業則以工業恒溫恒濕機組見長,這些企業的產品技術含量較高,而且銷售渠道也以工程項目為主,而這正是傳統商用空調企業zui大的資源;三是專業的除濕機企業,產品更多地專注于民用市場,這類企業大多是一些中小型的工廠和作坊。
上游配套
除濕機用壓縮機主要有兩種類型,即往復式和轉子式。由于其技術門檻不高,一般的往復式壓縮機和轉子式壓縮機企業都能夠生產,所以供應廠家為數眾多,各個廠家幾乎都有涉及,只是量多量少的問題。轉子式壓縮機的生產廠家有LG、瑞智、松下、海立、三菱等;往復式壓縮機廠家有:KK、大同、華意、黃石東貝等。
除濕機壓縮機的供應更具有季節特性,大量供應的月份集中在每年的5月~11月,其他月份量少且比較分散。因此,壓縮機供應商一般會將除濕機壓縮機的生產和空調壓縮機的錯開。
未來趨勢:喜憂參半
關于中國除濕機行業未來的前景,行業里有兩種不同的聲音。樂觀派認為中國除濕機市場雖然現在基數較小,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品質的提升,前景值得肯定。未來幾年除濕機在中國家庭中的普及會同家用空調的普及一樣,商用方面也必將取得長足進長,近年發展非常迅速更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但保守派則認為,前景喜憂是相對而言的。如果將來更多大企業參與這個市場,雜牌就很難有生存空間了,屆時這個市場將重新洗牌。
除濕機市場的成熟之路還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技術提升、產品功能和外觀的多樣化也是行業亟需解決的問題。另外國家還需要出臺相關標準來引導促進和規范除濕機市場。相信在多方努力下,除濕機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迎來不一樣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