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0月,英特爾®正式發布了第14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平臺名為Raptor Lake S Refresh。為追求極致性能的玩家和創作者帶來了新的選擇。這一代處理器在13代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和提升,帶來了更強的性能、更高的能效以及更豐富的功能。

在架構與工藝方面,穩中求進,第14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依舊采用了Intel® 7制程工藝和混合架構設計,但并非全新架構,而是對13代Raptor Lake的優化升級。第14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支持多達24個處理核心(包括8個性能核心和16個能效核心)和32個線程,性能核(P-Core)升級至Raptor Cove架構,雖然架構名稱與13代相同,但英特爾®對內部進行了優化,提升了頻率和能效;能效核(E-Core)保持不變, 依舊是Gracemont架構,但數量上有所增加,進一步提升了多線程性能。借助英特爾® Thermal Velocity Boost,英特爾® 酷睿™ 處理器的i9 型號 P-core(性能核)速度能夠達到 6.0 GHz,從而提升性能。英特爾® 酷睿™處理器的i7型號 Efficient-core(能效核)有所增加,現多達 20 核(8 個 P-core(性能核)+ 12 個 E-core(能效核))28 線程,可以處理要求嚴苛的多任務處理工作負載。
在平臺靈活性創新方面,第14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與基于英特爾® 600 和 700 系列芯片組的主板兼容,使用戶在保持性能和功能的前提下可以進行靈活升級來滿足不同的需求。借助下一代I/O集成,該平臺擁有的PCIe 5.0 通道數多達 16 個,可提供高達32 GT/s 的速度,可通過多達 16 個 PCI Express 5.0 通道快速訪問獨立顯卡、存儲和外圍設備。它還提供多達 20 條 PCIe 4.0 通道以及多達 8 條 DMI 4.0 通道,可實現組件間的快速通訊。其獨立的雷電技術 4 采用的帶寬高達 40 Gbps,可為互聯配件提供支持。在內存能力方面,第14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還增加了共享英特爾® 智能高速緩存 (L3) 和 L2 緩存大小,使用戶能夠更快處理更大的數據集。
在沉浸式體驗方面,對于超頻、顯卡技術或是連接功能感興趣的用戶,第14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都能提供相應的功能,助用戶暢享。英特爾® 圖形技術不僅僅是集成式顯卡,支持用戶暢享下一代沉浸式體驗,并且能搭配使用采用 X? 架構的英特爾® 超高清顯卡,同時支持多達 4 個并發 DDI 端口,提供高達 8K HDR 支持以及增強媒體支持。這款新一代處理器支持獨立的英特爾® Wi-Fi 7 (5 Gig)。Wi-Fi 7 將在 Wi-Fi 6 和 Wi-Fi 6E 創新基礎上進行擴展,不僅能夠提高速度,而且可以提升響應能力和可靠性,用于未來需要出色一致性和精確度的用途,同時利用藍牙低功耗音頻支持真無線立體聲、高保真聲音和全新的音頻共享功能。
第14代英特爾® 酷睿™處理器臺式系列提供了出色的沉浸式游戲與創作體驗,為游戲玩家和內容創作者提供了更強大的選擇。無論是追求極致性能還是注重性價比,都能在這款產品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型號。
更多資訊,請訪問硬蛋聚合商官方網站!
(本文系硬蛋科技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圖片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