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消息,中國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選儀,填補了國內外應對深海極端環(huán)境原位檢測與分選深海微生物設備的空白。
該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選儀的研發(fā)工作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的李備研究員團隊攜手長光辰英工程化團隊共同承擔,作為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的重要子課題,該項目承載著推動深海科學研究深入發(fā)展的重任。
深海,這個地球上最為神秘莫測的領域之一,蘊藏著豐富的微生物資源及其他未知物質。然而,深海的高壓、高鹽度、低溫等極端環(huán)境,使得這里的微生物研究充滿了挑戰(zhàn)。
尤其是90%的深海微生物因難以脫離原位環(huán)境進行培養(yǎng),導致相關研究在采集、培養(yǎng)、物種鑒定及數據分析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均面臨巨大困難。
針對這一難題,項目團隊憑借深厚的科研實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成功研發(fā)出基于拉曼、光鑷及微流控技術的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選儀。
該設備能夠原位、實時、快速地檢測并分選深海微生物,不僅突破了拉曼檢測技術和光鑷分選技術在1500米級深海的應用瓶頸,還實現了對深海微生物的高精度原位拉曼檢測與光鑷分選。
在設備研發(fā)過程中,項目團隊還解決了眾多深海環(huán)境下檢測設備所面臨的工程難題。他們研制的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選儀專用的干-濕艙組合艙體,成功解決了耐高壓藍寶石舷窗與分選儀光學系統(tǒng)的結構兼容性問題,為深海微生物的精準檢測與分選提供了有力保障。
項目團隊還攻克了多項適用于深海微生物原位識別、檢測、分選和分析的關鍵技術。他們模擬1500米海域水體環(huán)境,研制出專用型多波段顯微物鏡,為深海微生物的高分辨率、寬視場成像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借助深度學習算法,項目團隊成功應對了深海數據稀缺和信噪比低的挑戰(zhàn),為深海微生物的原位檢測與分選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原標題:填補空白!我國成功研制1500米級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選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lián)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