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的前期研究和技術儲備,提高標準編制質量和效率,近期監測司組織開展了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預研究工作試點,現將36個項目納入2023年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預研究項目清單(第二批)。
其中包括固定污染源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修訂 HJ 38-2017)、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修訂 GB/T 16157-1996)、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 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安裝和驗收技術規范(修訂 HJ 655-2013)、水質 六價鉻的測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修訂 GB 7467-1987)、近岸海域水質自動監測技術規范(修訂 HJ 731-2014)這5個修訂標準。

原文如下:
關于發布2023年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預研究項目清單(第二批)的通知
各相關單位:
為加強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的前期研究和技術儲備,提高標準編制質量和效率,近期監測司組織開展了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預研究工作試點?,F將《固定污染源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修訂HJ 38-2017)》等36個項目納入2023年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預研究項目清單(第二批)(見附件)。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承擔單位應按照《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預研究工作細則(試行)》《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制修訂工作規則》《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制修訂工作細則(試行)》《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訂技術導則》(HJ 168-2020)、《環境保護標準編制出版技術指南》(HJ 565-2010)等要求開展預研究工作,編制標準文本和編制說明。
二、項目預研究周期為18個月,項目承擔單位須在此期間開展文獻調研、條件試驗、實驗室間驗證等工作,完成標準制修訂過程全部實驗研究和材料編制工作,于2025年6月30日前向監測司提交標準文本和編制說明。
三、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要及時跟蹤預研究項目研究進展。監測司將對完成預研究的項目組織開展專家論證,對達到立項要求的項目按程序申請立項。立項后的標準制修訂項目由預研究項目承擔單位和負責人承擔。
四、監測司對預研究項目清單進行動態管理,視情持續征集新的項目納入清單,并將未按時完成或未達到立項要求的項目從清單中刪除。
請各單位認真開展專家研討,廣泛聽取多方意見,嚴謹科學、扎實高效地推進標準預研究工作,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預研究任務。
聯系人: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 陳春榕
電話:(010)65646262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吳萌萌
電話:(010)84943253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外大羊坊8號(乙)
附件:2023年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預研究項目清單(第二批)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
2023年12月28日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