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正在進行中,現(xiàn)已進入第三天。安徽、山西、四川、云南等部分省份的考試已結束。目前,北京、安徽、海南等省份的查分時間已經陸續(xù)公布。
考場內的學子為青春作答,考場外全國教育考試戰(zhàn)線采取一系列扎實有效措施,比如智能安檢門、巡邏
機器人、無人機巡航等高科技產品亮相,全力以赴實現(xiàn)“平安高考”。
為營造良好考試環(huán)境、維護教育考試公平,湖南、廣西、山東、北京、山西、海南、西藏、河南各地組織多部門綜合施策、紛紛亮出智能安檢門等科技“神器”,在考試安全、考試組織、考生服務等方面采取切實有效的保障措施。
同往年相比,今年組考方面最大的變化是首次實行“智能安檢門+人工安檢”的“雙安檢”模式,嚴防考生和涉考人員攜帶通訊設備或其他作弊工具進入考場和考試工作場地,確保“平安高考”。據(jù)悉,岳陽市湘陰縣第一中學考點今年新安置了三張智能安檢門,只要帶了手機、具有藍牙功能的通訊工具和電子手表、手環(huán)等智能穿戴設備等經過安檢門,便會發(fā)出警報聲。
無獨有偶,廣西今年首次使用“智能安檢門”,高考考生需接受“2+1”安檢。“第1次人工安檢”:安檢人員在考點入口使用金屬探測儀對所有入場考生進行違規(guī)物品安全檢查,全程視頻監(jiān)控并錄音錄像。“第2次人工安檢”:監(jiān)考員在考場門口再次對考生進行違規(guī)物品檢查,并使用人臉識別設備驗證考生身份,檢查其所攜帶的《準考證》等證件,查驗合格后考生方可進入考場。
為防范手機等通信設備作弊,按照國家教育考試的統(tǒng)一要求,賀州市9個考點首次啟用智能安檢門等技術設備,并實行“2+1”安檢。在賀州第二高級中學考點,考點入口都設置了智能安檢門,考生需要先經過一次金屬探測儀和一次智能安檢門檢查才可以進入考場。智能安檢門能夠檢測出如手機、電子手表、無線耳機等通信設備,并進行報警,有效提醒考生不得攜帶違禁物品進入考點。
據(jù)了解,山東省青島市高考考點,已按照600-750人/門的標準,為全市標準化考點配齊配足智能安檢門,共計297臺,形成統(tǒng)一規(guī)范的“2+1”安檢模式。進入考場前,考生要經過2次人工安檢+1次智能安檢,其中智能安檢放在1次人工安檢之后,考生進入封閉區(qū)之前。此外,明確了考前調試標準。對智能安檢設備的擺放位置、測試內容、測試方法等進行了詳細規(guī)定,要求考點對照標準做好考前設備調試工作。
北京市育英中學高考考點,該考點校設置三道“智能關卡”,其中安檢門為新增,將對考生是否隨身攜帶手機等移動設備、金屬物品進行精準定位式檢測。在進入考場前,考生要通過考點人臉識別、智能安檢門、考場人臉識別三道關卡。當人員攜帶手機等電子設備經過時,安檢門將發(fā)出“嗶嗶”的報警聲。同時,在安檢門上方的顯示屏上,清晰標注了該名考務教師攜帶手機的具體位置。
筆者從山西省大同市招考中心了解到,今年大同市為各考點都添置了智能安檢設備和無線電壓制器,考場配備“三合一”身份驗證設備、金屬探測器、5G信號屏蔽設備和視頻監(jiān)控設備。所有考點、考場(含考務場所)、保密室的電子監(jiān)控系統(tǒng)都與市、省、國家教育部門聯(lián)網,有效阻斷利用現(xiàn)代化通信工具舞弊的渠道。
在高考考點門口配備智能安檢門,保障電子設備“帶不進”、“藏不住”、“用不了”、“傳不出”。而今年的智能安檢門更可謂是“雙保險”,用智能化的科技之劍維護考試安全,實現(xiàn)“2+1”安檢模式,更利于將手機等高科技作弊器材堵在考點之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lián)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