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此次海目星提供的解決方案正是通過多工位的寬幅激光處理工藝,攻克了3C消費類電池充放電效率、增容的行業痛點,從而贏得客戶的高度認可。
業績大幅受益于動力電池領域
海目星產品主要應用于動力電池、消費電子、鈑金加工三大領域,在動力電池板塊的業務發展迅猛。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約41.06億元,同比增加106.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82億元,同比增加249.46%;基本每股收益1.9元,同比增加245.45%。
海目星于2015年入局動力電池激光及自動化裝備,憑借領先的激光光學及控制技術以及與激光系統相配套的自動化技術,迅速在動力電池領域攻城略地。近年來,公司的業績大增受益于下游動力電池廠商加大產能擴張,動力電池生產設備需求增加。
隨著公司產品穩定性、可靠性提升,公司在手訂單持續增長,2021年以來,公司相繼獲得寧德時代、蜂巢新能源、中創新航、億緯鋰能等頭部企業的大額訂單。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新簽訂單約77億元(含稅),同比增長約35%;在手訂單約為81億元(含稅),同比增長約59%,訂單充足。
海目星的動力電池激光及自動化設備覆蓋了下游方形、圓柱及軟包電池的部分生產環節,動力電池激光及自動化設備產品主要包括:高速激光制片機、激光裁斷一體機、激光切割分條一體機激光
清洗機、貼邊滾焊機等制片段設備和電芯裝配線、電芯干燥線等電芯裝配段產線及設備,覆蓋極片制片、電芯裝配、烘烤干燥等動力電池生產關鍵工藝流程。
光伏賽道重點布局
除了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布局,光伏產業也是海目星重點布局的另一大賽道。2022年9月,海目星宣布擬募資20億元用于海目星激光智造中心項目建設等。2022年4月,海目星獲晶科10.7億元Topcon激光微損設備中標通知,顯示了公司在該領域的競爭力。10月,海目星宣布公司光伏高效電池關鍵激光設備訂單批量出貨,正式交付客戶,這意味著海目星已在光伏領域實現了重大的技術突破,同時也為公司日后深耕光伏賽道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公司重點布局的TOPCon SE設備,能有效為TOPCon客戶實現降本增效,為光伏行業帶來了顛覆性改變,該設備于2022年完成首批次交付。Topcon技術是電池片未來主流發展技術之一。隨著TOPCon技術逐步成熟,后續存量PERC產能升級需求將為海目星打開光伏業務空間,成為公司的業績增長點。
聚焦新型顯示領域
今年2月,海目星與季華實驗室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公司將攜手季華實驗室,聚焦新型顯示等先進技術研發領域,在科技創新發展戰略規劃、重大技術難題攻克、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與學術交流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在顯示領域,海目星自2020年起開始對激光巨量轉移技術進行布局,包括對超高精度自動對位平臺、高穩定性光源和投影系統、轉移關鍵材料等進行深度的分析與調研,從而探索如何逐步解決轉移芯片數量巨大、轉移工藝良率和精度要求嚴苛、容錯率過低等問題。
2022年9月,海目星首批Micro LED巨量轉移設備順利出貨,交予客戶,這意味著海目星已成功掌握Micro LED巨量轉移技術,在新型顯示領域取得重要突破。顯示行業發展的過程是不斷拔高視覺感官體驗閾值的過程,Micro LED憑借其自發光、高效率、低功耗、高穩定等特性,逐漸成為未來顯示行業的發展趨勢。然而,現階段Micro LED仍存在許多技術瓶頸有待突破,這使得Micro LED出貨量低、售價高昂,商用之路困難重重。
其中,巨量轉移技術則是制約Micro LED量產的關鍵。巨量轉移是指將生長在外延基板上的Micro LED芯片高速精準地轉移到目標基板上的一種技術。
原標題:海目星再度斬獲全球電池巨頭訂單 攻克電池充放電效率、增容等痛點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