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海目星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1.06億 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21.22億元,同比增加 106.9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3.7億元至約3.9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約2.61億元至約2.86億元,同比增加239.26%至262.31%。
據公告顯示,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2021年年度,公司營業收入約19.8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主要系公司訂單持續增長,報告期驗收項目增加。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新簽訂單約77億元(含稅),同比增長約35%;在手訂單約為81億元(含稅),同比增長約59%。
2022年海目星在品牌建設、行業標準、產能布局、技術產品等方面開啟了工作。在品牌建設方面,11月,海目星公司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并取得了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換發的《營業執照》,公司名稱變更為“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進行了品牌建設,全新升級。
在行業標準方面,海目星聯合中汽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共同起草的T/GDMES 0036—2022《高效光伏電池激光摻雜設備》和T/GDMES 0035—2022《鋰電池極耳
激光切割機》(以下簡稱“兩項團體標準”)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正式公布。這是海目星首次發布團體標準,在標準化、高質量發展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在產能布局方面,2022年11月,海目星擬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00000.00萬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實際募集資金將用于西部激光智能裝備制造基地項目(一期)、海目星激光智造中心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西部激光智能裝備制造基地項目(一期)的募集資金主要將用于購置土地、生產設備、新建廠房等,以提升公司鋰電、光伏等應用領域的激光及自動化設備生產產能;激光智造中心項目項目募集資金主要將用于購置生產設備、新建廠房等,項目達產后,公司將進一步擴大鋰電應用領域的激光及自動化設備產能,以滿足下游客戶的需求。
西部激光智能裝備制造基地項目(一期)和海目星激光智造中心項目的實施地點分別布局于西南地區和華南地區,有利于加強產能區域布局,提高公司的區域影響力及市場占有率。
在技術及產品方面,2022年9月,海目星首批Micro LED巨量轉移設備順利出貨,交予客戶,這意味著海目星已成功掌握Micro LED巨量轉移技術,在新型顯示領域取得重要突破。顯示行業發展的過程是不斷拔高視覺感官體驗閾值的過程,Micro LED憑借其自發光、高效率、低功耗、高穩定等特性,逐漸成為未來顯示行業的發展趨勢。然而,現階段Micro LED仍存在許多技術瓶頸有待突破,這使得Micro LED出貨量低、售價高昂,商用之路困難重重。
其中,巨量轉移技術則是制約Micro LED量產的關鍵。巨量轉移是指將生長在外延基板上的Micro LED芯片高速精準地轉移到目標基板上的一種技術。海目星自2020年起開始對激光巨量轉移技術進行布局,包括對超高精度自動對位平臺、高穩定性光源和投影系統、轉移關鍵材料等進行深度的分析與調研,從而探索如何逐步解決轉移芯片數量巨大、轉移工藝良率和精度要求嚴苛、容錯率過低等問題。
此外,海目星激光發生器獲得北美NRTL、歐盟CE市場準入許可。該認證通過,能極大縮減定制自動化設備國外市場準入的認證測試(NRTL、CE)周期,提高產品交付效率,便于客戶的部署。認證產品激光器光源類型涵蓋紅光、綠光、紫光,已應用在海目星多系列打標機、單雙工位切割機等成熟產品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