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數億農民工群體積極參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建筑業也持續進步,并取得了巨大成績。尤其是人工智能、機器人、5G等新一代先進技術與建筑業的融合,智能建造時代正在到來,建筑機器人替代風口已至。對于正在逐步告別建筑工地的超齡農民工來說,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其面臨著施工安全、工作繁重等諸多問題。
多地發布建筑業清退令 超齡農民工轉型在即
農民工群體老齡化是一個客觀事實,其中第一代農民工所帶來的老齡化問題事實上已經迫在眉睫了,尤其是從事高危建筑的農民工。針對此,目前,全國已有多個地區發文進一步規范建筑施工企業用工年齡管理,廣東深圳、江蘇泰州、湖北荊州、江西南昌以及上海、天津等地,均作出此項要求。
其實,全國多地發文規范建筑施工企業用功年齡,安全考量成政策出臺主因。鑒于建筑工地是超齡農民工安全事故高發、易發的區域,再考慮建筑施工高處和露天作業多、手工及繁重作業多、外墻涂刷和混凝土澆筑等高危特點,超齡帶來的體力和意識問題都與風險要素相關,再加上施工現場居住條件差、重體力要求的高鹽高油飲食等對超齡人健康均十分不利。
因此,多地發布建筑業“清退令”。不過,政策也并非“一刀切”,超齡農民工可以轉型從事建筑工地其他輔助性崗位,像保潔、保安、倉管等相對更輕松、安全的工作。
建筑機器人替代風口已至 智能建造解決行業痛點
建筑業清退令推出后,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有,各執一詞。其中,支持者認為,隨著歲數的增加,超齡農民工反應速度在下降,在工地這種高風險環境下稍有不慎很危險,這也是困擾建筑行業多年的現實問題。
為解決此類問題,建筑行業的智能化轉型升級勢在必行。2020年,國家住建部等部門相繼出臺了《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應用建筑機器人、工業機器人。不僅如此,去年,“發展智能建造”更被納入了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建筑業亟需在“十四五”期間完成轉型升級,以智能化、數字化適應新發展時代。
此前住建部副部長張小宏則表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進一步推動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加快完善智能建造支持政策,形成一批標志性建筑機器人產品,輔助和替代“危、繁、臟、重”的人工作業?,F今,建筑機器人已得到快速應用,有效地解決(超齡)建筑工人面臨著諸多的施工安全、工作繁重等問題。
例如,外墻噴涂機器人、測量機器人、智能隨動式布料機、地坪研磨機器人、地面抹平機器人、樓層清潔機器人等多機組合,已經實現聯動施工,不但大幅提高安全性和施工效率,而且操作更規范標準、精準度更高,建筑質量更好。更值得關注的是,通過“建筑機器人+裝配式建造”的模式,用高科技助力建筑業在低碳減排、杜絕浪費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言而總之,作為勞動密集型的建筑行業,因其工藝復雜,“危、繁、臟、重”聚于一身的施工特點,從這點考慮,清退令初衷是好的,是從保護(超齡)農民工的生命安全角度考慮的,畢竟近些年建筑工地上的事故很多都發生在高齡員工身上。就此,超齡農民工可以轉型從事建筑工地其他相對更輕松、安全的工作。
而在工人老齡化問題加劇,招工荒、用工難等的大背景下,智能建造也正成為解決建筑行業“老齡化”、“招工難”以及低效率、高污染、高能耗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其迎合了建筑施工業、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時代需求,也將是推進房地產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