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日,便是七夕,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且看柔情似水,佳期如夢,鵲橋又相逢。對于所有中國人來說,七夕是個無比浪漫的日子,情侶間你儂我儂、互訴愛意,可謂幸福感爆棚。但今天,筆者不與大家聊這些風花雪月的事情,而是要煞風景的扯一扯現代科技與七夕的聯系。
隨著各種智能科技的層出不窮,傳統節日與之融合不斷加快。智能科技為傳統節日帶來了新的創意與活力,傳統節日則成為智能科技落地的一大載體,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受到高度關注。但對于一些傳統節日來說,智能科技所帶來的影響也并非全是利好的,例如七夕就是如此。
人工智能既是脫單幫手也是對手
眾所周知,七夕是屬于情侶的節日,告白脫單永遠是其中的一大主題。很多人由于不敢邁出這一步,或者告白無法虜獲對方芳心,最終只能默默刷朋友圈,吃滿屏的“狗糧”。然而,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有效扭轉了這一局面。通過化身表白小幫手,人工智能給“單身狗”們帶來福音。
假如你是個從未談過戀愛的“小白”,人工智能基于強大的深度學習所習得的知識儲備,能夠提醒你一些追求女生的“訣竅”,幫助你分析適合的女生,以及教授你一些禮儀知識,助你勇敢踏出求愛的第一步,并且增大你的成功概率。人工智能會扮演一個睿智的“參謀”,助你脫單。
而假如你已經有了女朋友,那么人工智能同樣也能成為你的“小助手”。當你苦思冥想該送什么禮物討女友歡心,或者打造什么驚喜之時,不妨咨詢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既能夠為你提供參考,也能夠幫你親身設計類似珠寶等的禮物。總之,依靠人工智能,你再也不用為禮物而發愁。
不過,人工智能能成為大家的助手,卻也能成為大家的對手。目前人工智能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機器學習、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具備初級感官、理解人意并與人交流的能力。這使得人工智能如果被詐騙分子非法利用,很可能成為七夕騙愛騙錢的工具,帶來不利影響。
大家可別以為這是筆者杞人憂天。要知道,現在的人工智能各項能力遠超人類,在社交平臺上只需搜集一些圖片、構建一段人生經歷,花上一些時間,就能完成一個虛擬人物的塑造,讓你找不出絲毫漏洞。而與對方接觸后,人工智能還能分析對方行為、性格,增加網戀騙局的成功率。
基于此,人工智能強大的功能不僅能助力人們在七夕脫單,不加規范和監管也可能滋生網戀騙局等違法犯罪行為。對于人工智能與七夕的關系,我們還需趨利避害,辯證看待!
機器人促進婚戀也顛覆婚戀觀念
說了人工智能,再來看看機器人。機器人同樣也能成為七夕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工具。比如,現在已經有了用于相親的機器人,其創新了情侶間表白和戀愛的形式;同時,無人機等也被用于七夕表演,增強和渲染了節日氛圍;此外,各種機器人禮物、機器人伴郎等也都加速了婚戀發展。
但機器人對于七夕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七夕節日的作用,是促進婚戀,而機器人則在這方面營造了障礙。當前,掃地機器人、清潔機器人等家用機器人的發展,滿足了將女性從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的需求,陪伴機器人、娛樂機器人、安防機器人等的出現,也解決了女性安全感缺失問題,這使得女性婚戀觀發生變化。
經濟和安全感上的雙重保障,讓女性更加獨立,對于婚姻的依賴逐漸變少,晚婚、不婚、離婚等現象日益增多。根據此前民政部發布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登記結婚人數一年比一年下降,辦理離婚人數卻相反逐年增長,同時相比幾年前,結婚時間也普遍往后順延了5歲左右,婚戀變化已經非常明顯。
除此以外,當前各種機器人伴侶的出現,也對現有婚戀和婚姻關系造成沖擊。
2012年,法國女子莉莉就和自己3D打印出來的機器人訂婚、同居,并熱盼法國民政部門將人機婚姻合法化;2017年,我國深圳和浙江也有人與機器人舉辦婚禮,并尋求民政局婚姻登記;今年,日本也報道有一女子與pepper機器人同居,甚至為了機器人辭了工作。
兩性機器人的出現讓越來越多人開始看到了選擇機器人作為伴侶的可能性,這使得原有的人類婚戀婚姻觀徹底顛覆。而這些觀念一旦顛覆,對于七夕等節日來說也是毀滅性的。未來,可能不再是人與人在七夕談戀愛,而是人與機器人。甚至隨著人與機器人婚戀成為常態,七夕的存在也會遭受考驗。
從這一層面來講,機器人對于七夕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