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智能監測、無人值守已經成為不少輸水管網和油氣管道工程的新“標配”。近期,上海銘控承接了“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北京段工程的綜合管廊自動化監測儀表升級改造,全面提升了壓力檢測和運行檢測智能化水平,圓滿達成了相關建設需求。
“南水北調”即“南水北調工程”,是中國的戰略性工程,分為東、中、西三條線路,東線工程起點位于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中線工程起點位于漢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庫,供水區域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個省(市);西線目前還處于規劃論證階段。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即從長江大支流漢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庫東岸岸邊引水,經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南陽方城埡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開挖渠道,在河南滎陽市王村通過隧道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自流到北京頤和園團城湖的輸水工程。
2008年9月,“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北京段工程正式通水運行,承擔北京應急供水的任務,到現在已經安全運行了十余年。為確保工程運行的持續安全,干線北京段工程原計劃于2019年11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進行停水檢修。
據了解,本次檢修工作主要對工程的主體結構、水機設備、金屬結構、電氣及自動化設備、附屬設施進行檢查,此外還進行了淤泥清理,并對網管閘站工程做一次全面升級體檢。

北京段明渠出水口
在本次項目中,上海銘控承接南水北調中干線北京段綜合管廊自動化監測儀表升級改造。該工程段自北拒馬河,經房山區、穿永定河,過豐臺區,沿西四環路北上,至海淀區頤和園團城湖,全長80公里,包括56.4公里雙排PCCP(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22.7公里雙孔暗涵和880米,明渠全線設有監測點50余處。
由于輸水管線長,全線設有監測點達50余處,在以往的巡檢維護中,面臨著日常工作量大,出現異常無法及時發現并精確定位等問題。針對上述痛點,上海銘控研發的太陽能電池雙供電無線壓力傳感器精準應對,能夠有效完成井下管網壓力檢測及加壓泵站運行狀態監測,實現遠程無人值守。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日常巡檢排查難度,還能顯著提高維護維保綜合效率。
現場案例:






終,經過上海銘控等公司的努力,“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北京段工程于5月30日正式提前完成檢修任務。6月1日上午,在停水檢修7個月后,干線北京段比原定計劃提前了一個月恢復輸水,北京市民飲用水將從密云水庫水源逐步切換成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在升級后,每天進京南水也將由340萬立方米增加到400余萬立方米。
水利工程建設利國利民,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也愈發密切。無論是著眼于作業效率的提升,還是工程設施的安全,全力推進“智慧水利”現代化已然是勢在必行。在這一過程中,作為國內的智能制造商,上海銘控將繼續發揮公司在物聯網、智能數字儀表領域的優勢,為“智慧水利”建設貢獻力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