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智能制造網 智造快訊】為了確保在當今的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眾多行業企業都紛紛采取行動,布局
云計算,從近兩年頻繁的收購行為就可以探知一二。盡管如此,但云計算依然擺脫不了桎梏。隨著市場的日趨成熟,其中一些組織將會破產或停止提供某些服務。
2017年7月,Gartner公司曾發布了2017年度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從該數據看,未來5-10年有三方面技術趨勢:一個是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AI),另一個為透明化身臨其境的體驗,還有就是數字化平臺。
從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我們發現云計算和大數據已不在“新興技術”之列。的確,經過近兩年的發展,大數據與云計算已經進入快速車道,而且未來人工智能、數字化的發展也離不開云計算的支持。
在此背景下,為了確保在當今的市場上具有競爭力,企業必須做出明智的業務決策,幫助提高產品的質量、增加企業的營收以及留住客戶。眾多行業企業都紛紛采取行動,布局云計算,從近兩年頻繁的收購行為就可以探知一二。
由于云計算的可擴展性,彈性和經濟模型,企業可根據需要進行規模化縮放,而無需在高峰容量的環境中構建和投資。此外,云計算與大數據提供的各種各樣高容量、高傳輸速度的數據信息資產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好的見解,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企業做出業務決策。
云計算帶來的效益同樣是顯而易見的。今年2月份,各大互聯網科技巨頭發布財報顯示出,云計算的營收及份額在巨頭公司總體的比重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比如,亞馬遜的云業務實現營收174.6億美元排在首位;谷歌CEO在財報會上表示2017年全年云計算收入約40億美元,云計算成為其繼廣告收入后的第二波增長動力之一;阿里云2017年累計營收則超過了百億元人民幣。
盡管如此,但云計算依然擺脫不了桎梏。就如同任何新興技術一樣,由其所帶來的挑戰也是并存的。除了天價的成本、龐大數據處理導致的系列問題之外,現在云計算還面臨著新的挑戰。
據調研機構Gartner公司的調查,云計算系統的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市場收入預計將從2018年的458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724億美元。
隨著市場的日趨成熟,其中一些組織將會破產或停止提供某些服務。如果向用戶提供云計算
服務器或基礎設施的廠商倒閉或停業,用戶的服務器將不再運行,其數據也可能丟失。這對于企業而言,無疑是重大損失,也有可能造成信息的泄露。
目前云計算的提供商可能擁有高利潤率,但并不意味著將來也一直如此,所以用戶必須將其在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計劃中列出的情景納入其中。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現在不少企業以及相關機構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并在尋找和采取應對措施。而且,伴隨著云計算細分市場IaaS等快速發展,在未來三到五年內,
云服務將是有可能對企業產生顛覆性影響的技術之一,如果企業要利用大數據進行預測分析,那么憑借著其諸多的優勢,云服務可能是一大關鍵的推動因素。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