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智造快訊】人工智能正以超出人們預想的速度發展。2017年“兩會”將人工智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工智能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今年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人工智能產業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
人工智能進入教育業 助推教育行業邁向新階段
今年,教育行業的熱詞,不得不提“人工智能”,近日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其中對于教育領域提到,將建立在線智能教育平臺,逐步完善人工智能教育體系;鼓勵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逐步推廣編程教育等。
人工智能,英文簡寫為AI,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能實際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在教育領域,一直倡導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2015年,在致教育信息化大會的賀信中也提到:因應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
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將教育信息化發展推向了一個新階段。教育方式成為判斷一種教育成效優劣的重要指標,那么,人工智能的興起可以從哪些方向轉變教育方式呢?
首先,人工智能機器人將碎片化的知識整理、歸攏、篩選,比互聯網只是展示海量信息要前進一大步,有利于學生需求的實現,有利于個性化學習的形成。
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反復試錯、反復糾偏,降低了學生與教師的學習成本,可以實現“化學習”。
后,人工智能做的就是信息減量化工作,由海量信息壓縮為適量的“鹽”“鈣”和各種維生素,那么,學生做題、抄書、背誦、訓練的動作都會減少。這些都大大減輕教育的“苦累難”,讓師生得到解放。
在教育領域進行創新的時機無疑已經成熟,AI的發展也許能夠提供此類創新。在理想情況下,AI還將替老師完成一些不得不做的瑣碎工作,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幫助學生。AI的恰當應用可以讓學生獲得更細致和更多的教育,因為AI能鑒別和針對學生個人的優缺點,能讓老師有更多的有效教學時間。總的來說,全世界的教育體系有望大大受益于AI在校園里的恰當使用。
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說:“教育信息化已成為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育改革的有力手段。要堅持把同時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作為機制創新的優勢。”
今年,隨著AI技術走向舞臺中央,會話式教育將成為AI技術的一項重要應用,其影響力可能會超過會話式商務。盡管新技術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率和回報,但未來的教育一定是一種“人性為王”的教育,人工智能是脫離了個體人的智能,因而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人工智能的主人。因此,終決定教育成效與品質還是教育的初心和人性。支撐人工智能的人性應該更加精致和,才會有教育的詩與遠方。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