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論壇會議】作為我國機器人領域大型的性會議,此次活動獲得世界機器人領域多個相關機構部門大力支持,大會以“會議+展會+競賽”的模式鋪開,吸引了無數的國內外機器人企業、行業專家和機器人愛好者。
8月23日-27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亦創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大會以“創新創業創造,迎接智能社會”為主題,重點展示了機器人行業新技術和產品成果。作為我國機器人領域大型的性會議,此次活動獲得世界機器人領域多個相關機構部門大力支持,大會以“會議+展會+競賽”的模式鋪開,吸引了無數的國內外機器人企業、行業專家和機器人愛好者。
近年來,力成本不斷上升,老齡化趨勢明顯。作為制造大國的中國正在努力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市場和政策的雙重驅動使中國成為了大的機器人市場。然而,國內大部份工廠處于工業2.0和3.0階段,自動化程度和制造技術水平不高,機器人行業仍然面臨著低端過剩不足、行業標準缺乏等多重挑戰。
然而,機器人可以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每個細分行業都可能出現新的,這給國內外機器人企業提供了極期難得的機遇。如何把握此次智能化產業發展的浪潮?本次大會的研討會上,行業專家們從多個維度出發詮釋了機器人行業的新技術、應用方案、市場趨勢和發展策略,為機器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國工業機器人已占據四分之一的市場,連續三年成為大的機器人市場。機器人可以廣泛應用于制造、服務及特殊行業,市場潛力巨大,引來各路資本角逐。位于北京經濟技
術開發區榮昌東街路6號的亦創智能機器人創新園已經成立,園區引入了機械、電子、計算機、大數據、人工智能多個領域的研究單位,清華大學、北工大、美國普渡大學等多個學府資深人士為園區建設提供專業指導和技術支持。
機器人行業發展一直是科技產業關注的熱門話題,本次大會邀請了來自中、美、加、英、法、德、意、澳等國數百位機器人領域重量級專家,聚焦機器人前沿技術,共話機器人行業發展大計。
主論壇首場會議于22日下午舉辦,由香港大學機器人與自動化講席教授席寧主持,與俄羅斯機器人協會主席Vitaly Nedelskiy、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法國Innoecho主席Catherine Simon、廣州數控副總經理楊堂勇、優必選戰略官任健等資深人士共同探討了一帶一路與機器人發展機遇。23日-25日論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丁漢、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等專家主持,分別就戰略布局與政策導向、基礎研究與前沿探索、產業動態與應用實踐等議題目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會議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伯旭表示,世界機器人產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產業競爭將從已知領域轉向未知領域,軟件系統與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結合將是未來機器人發展的關鍵。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主席Jeff Burnstein指出,人機協助和移動機器人是機器人行業發展的重點趨勢,機器人發展要解決安全問題,未來還要配合機器視覺和云計算使機器人更適于合和人類一起工作。
此次會議涉及人工智能,控制系統、人機交互、機器視覺、數字化、人機協作、機器人互聯網、無人駕駛、醫療手術、深海探索、智慧家庭、救援機器人及機器人投資與市場趨勢等多個領域。在政策的引導下,機器人將與多種技術融合發展。
據悉,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委員會批準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國家標準將于10月份開始實施,標準對機器人制造設置了獨立分類,將為機器人行業規范化、健康化發展劃定了明確方向,給機器人制造業帶來深遠的影響。
同臺獻藝,機器人技術不斷創新
機器人產業經過了概念熱炒到項目落地,產業園配套設施逐步完善,企業開始進入技術和產品的沉淀階段,各種機器人新產品層出不窮。本次機器人大會同期的展覽會重點展示了人工智能系統、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以及智慧家居機器人產品,為廣大參觀者打造了一場的大型視覺盛宴。
機器人應用行業廣泛,從工業制造、農業、家庭到社會智能化服務領域迅速延伸,為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工業機器人部分,ABB、發那科、KUKA、安川首鋼、愛普生、Rethink、新松、哈工大機器人等機器人企業現場秀出了各種產品。
服務機器人方面,現場看到了北京康力優藍的優友U05機器人、屬木爺機器人公司Cooky Plus 機器人、普諾思博科的Hallbot-Evo服務機器人等身影。其中,優友U05機器人是繼日本軟銀Pepper機器人后第二款式正式商用服務機器人,擁有強大的語音交互、人臉情緒識別、運動控制、自動避障技術;Cooky Plus作為流行的前臺服務機器人,能勝任大堂經理、咨詢顧問、主持解說、營銷推介等工作。
特種機器人也是本次展會的亮眼角色。開先河展示了其天璣TM骨科手術機器人,該產品在脊柱全節段、骨盆及四肢骨折手術方面應用,突破了多模圖像配準、機器人控制、患者實時跟蹤和路徑補償等多項關鍵技術,填補了機器人頸椎手術領域的空白。
此外,還有來自ISRG機器人家族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此款機器人能夠通過微創的方法完成復雜的外科手術,為心臟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頭頸外科等手術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機器人競技,技術大比拼
機器換人已成為發展的趨勢,隨著低端勞動力逐漸被機器人代替,新一代機器人技術人才需求隨之放大。目前國內機器人技術人才缺乏,已成為機器人行業發展的一大阻礙。為了推動機器人產業的健康發展,各地興起了機器人培訓業務,有些高校也開通了機器人專業課程,為機器人產業發展供給人才。此次機器人大會同期舉辦了大規模、高專業性具有化特色的世界機器人大賽,給機器人學子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良好機會。
大賽也是本次機器人大會激動人心的環節,此次活動開設了5大分項賽事,即中國無人機公開賽總決賽、BCI腦控機器人大賽、格斗機器人大賽、青少年設計競賽以及屆(中國)無人船公開賽,各路選手拿出看家本領,現場一片你追我趕的激烈比拼局面。
無人機競爭競賽被喻為空中的F1,是大會一項新穎的賽事,比賽采用了小時人稱視角(FPV)飛行,速度超過100公里每小時的無人機,讓現場觀眾和選手體驗到先進的無人機技術;機器人格斗部分以機器人格斗賽、陸空協同機器人反恐賽 、仿人機器人接力賽展開;青少年設計競賽部份開設了智慧日月潭、攻城大師、博士威龍、工業時代、智造大挑戰、未來世界等多項設計任務,選手通過編程和實地操控進行PK;此外還有面向無人船企業、高校以及相關研究院所的遠程巡航、目標識別、目標搜索以及記錄挑戰賽等。
大賽在5月-7月份已經完成了各分項賽事預選賽,本次大會期間進行的是2017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入場選手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在各個領域拔尖的英精人才。本次大賽旨在激發廣大參賽選手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培養其自主創新的能力。機器人教育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環節,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相信機器人教育將培訓出具有創新和應對市場新需求的技術人才。
原標題:世界機器人大會:迎接中國智能制造新浪潮